根據規劃,中國(隨州)編鐘音樂創意產業園建設項目包括中國編鐘音樂廳、中國編鐘音樂博物館等館園。我們建議,在中國(隨州)編鐘音樂創意產業園建設中,在突出編鐘文化的同時,需要同時突出與編鐘文化密切相關的遺產文化、曾隨文化、歷史文化、墓葬文化等系列文化。 呈現曾隨文化,建立“曾隨文化館” 建設以曾侯乙編鐘為核心的中國(隨州)編鐘音樂創意產業園,必須把它放在曾隨文化的大文化背景中,才能更完整地呈現出曾侯乙編鐘的歷史脈絡。建立曾隨文化館,可以營造編鐘的“立體感”,以出土文物、圖片或影像的方式展示不同時期的曾隨文化,使游客在更加宏觀的文化背景中認識和體驗曾侯乙編鐘的歷史意義與精妙絕倫。 體現遺產文化,建立“八大奇跡館” 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古代藝術品。在發展編鐘旅游文化產業的規劃制定和具體景點的設計過程中,應該有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維。曾侯乙編鐘同樣被譽為 “世界第八大奇跡”,隨州可在吸取陜西臨潼 “世界八大奇跡館”經驗的基礎上,另起爐灶建立一個“世界八大奇跡館”。 展現墓葬文化,建立“墓葬文化館” 墓葬文化伴隨華夏文明的誕生而同步發展,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地面文化的補充,又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縮影。建立墓葬文化館,可以凸顯編鐘的“歷史感”。隨州擁有極為豐富的墓葬資源,如擂鼓墩古墓群、義地崗古墓群、羊子山古墓群、葉家山古墓群等。墓葬文化館的主要內容是利用現代建筑材料和技術,以實物的形式將歷代典型古墓精華集于一處,展現中國幾千年墓葬文化的發展歷程,使游客在直觀上對中國的墓葬和隨州文化有更深的感性認識。 再現歷史文化,建立“文化體驗館”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按照春秋時期的制度來劃分基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禮器,另一類則是樂器。眾多文物為還原曾侯乙時代的生活場景,建立曾侯乙文化體驗館提供了堅實的文物保障。建立曾侯乙時代文化體驗館,可以還原編鐘的 “真實感”。同時,運用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再現春秋戰國時期王侯將相的生活場景,可以使游客在觀光的同時切身感受與學習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知識。 活現編鐘文化,建立“編鐘博物館” 鑒于曾侯乙編鐘是我國目前影響最大、地位最高的全套編鐘,可考慮吸收先進的現代化博物館發展新模式,完善陳展、科研、交流和教育等功能,建立世界第一座編鐘博物館。通過編鐘文化的宣傳教育來彰顯中國編鐘博物館的文化特色,如增加高層次科學研究、國際性學術交流和與之配套的休閑服務等方面,打造一個以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為主,集交流、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化編鐘博物館,形成編鐘 “聚焦感”。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