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鐘演奏 曾侯乙編鐘作為我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編鐘,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跡。2009年12月,隨州市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鐘之鄉”榮譽稱號。 伴隨著文化產業化的逐步興起,繼承和發揚本土特色文化、發展編鐘文化產業既是歷史使命,也是現實抉擇。怎樣擦亮“中國編鐘之鄉”名片,建設好“中國(隨州)編鐘音樂創意產業園”?市“中國(隨州)編鐘音樂創意產業園”建設工作專班聯合市委黨校課題組對此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事業與產業: 編鐘品牌的多維打造 在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中,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相互促進,以其特有的方式構成了文化的驅動鏈與文化的有機體。 弘揚編鐘文化,順勢而為 讓編鐘進入市場。一是實物類紀念品。如編鐘及曾侯乙墓中其他文物的復制品。二是影音類紀念品。優秀的影音類紀念品是獨特的城市名片,使城市借妙曼的音樂深深映入人們的心田。但就目前來看,隨州較少有編鐘演奏視頻或音樂光碟出售,建議考慮制作編鐘演奏的光碟或MP3,供游客購買、下載。 讓編鐘深入教育。一方面,我們要轉變觀念,真正將視野面對當代社會,轉向普通游客和廣大群眾。另一方面,可通過教育渠道傳播編鐘知識,培養編鐘及曾侯乙墓出土的其他樂器的愛好者,以形成建設中國 (隨州)編鐘音樂創意產業園的氛圍和環境。 興建場館設施,借勢而進 發展編鐘文化產業,隨州要利用好曾侯乙編鐘,可采取省管共用的辦法。隨州和省博物館共同利用曾侯乙編鐘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開發編鐘文化旅游產業。此外,還可以考慮在隨州建設一個“曾侯乙編鐘研究院”,建成后省市共管。 叫響編鐘品牌,造勢而上 融合媒體,突出宣傳的“全面性”。不同群體、不同年齡段的人有獲取信息的不同渠道。基于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隨州城市形象宣傳片的內容和宣傳平臺均應該多樣化,以擴大宣傳對象,增強宣傳效果。 融合賽事,突出宣傳的“針對性”。在舉辦體育活動方面,隨州已有初步嘗試,如2013年在洛陽銀杏谷舉行山地自行車接力賽,2015年中國·隨州大洪山金頂山地戶外山地車/越野跑挑戰賽等。今后可進一步在文化旅游、體育旅游的融合方面做好策劃。 融合節慶,突出宣傳的“選擇性”。隨州已多次成功舉辦會展和節慶活動,極大提升了隨州的知名度。總結隨州及國內外會展和節慶活動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三點:一是舉辦地要有相關活動的歷史文化底蘊;二是會展和節慶活動要富有特色;三是要堅持長期辦節。 融合影視,突出宣傳的“娛樂性”。影視文化是城市形象傳播的重要媒介平臺,以隨州為故事發生地、取景地,舉辦影視和音樂節慶活動仍然是不錯的選擇。 融合建筑,突出宣傳的“特色性”。隨州應充分利用好編鐘出土地這一獨有優勢,從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中尋找靈感,重點挖掘和修復已有的歷史建筑,同時將編鐘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設中,如中國 (隨州)編鐘音樂創意產業園中的某些建筑就可以打造成隨州的標志性的建筑或景觀。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