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肖娟 全國聚焦網絡安全,即將進入“武漢時間”。 9月19日至25日,秋高氣爽,第三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網絡安全博覽會、技術高峰論壇等多項重要活動將在武漢舉行,這是首次將主會場設在首都北京以外的城市。 這是武漢承擔的一項全國性重要任務,也是這座城市在網絡安全領域實力的一次綜合展示。 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網絡空間里,攻防永恒,責任長存。致力于建設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的武漢,正以其深厚科教底蘊、加快崛起的產業實力,為國家網絡安全事業提供更多“武漢作為”。 智慧城市建設獲國家認可 全城共迎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前有斯諾登事件之鑒,現有徐玉玉受騙之痛,網絡安全日益提升到全民知曉、全民重視的地步。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論斷,直指核心。 今年,國家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文件,明確從今年開始,已在北京舉辦過兩次的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將于每年9月第三周在全國各省區市統一舉行,開幕式等重要活動可安排在地方省會城市舉行。 武漢市率先提出了申請。昨日,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應用水平很高,管理體制也非常完善,“把開幕式等重要活動放在武漢,是對武漢的肯定,武漢當之無愧”。 作為全國智慧城市建設領軍城市,武漢正全面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全市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皵祿嗯苈,市民少跑腿”,武漢相繼建成一批涉及全市經濟結構調整、政府轉變職能、方便市民生活和社會發展大局的重點信息化項目。 據介紹,目前,開幕式、技術高峰論壇、網絡安全博覽會、主題日等重要活動場館準備就緒;全市機場、鐵路、公交站口、醫院、學校、大型廣場等主要公共場所宣傳氛圍濃厚;志愿服務隊伍招募、選拔、培訓工作有條不紊。 9位院士、多位業界領軍人物、近百家企業參與,金秋九月,武漢在網絡安全方面營造的科教、產業、環境“高顏值”令人期待。 引領創新學科建設 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給力” 2001年,武漢大學在全國首開信息安全本科專業,經過多年建設,學科優勢明顯,該校信息安全學科在2014年獲批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2年,華中科技大學成立信息安全本科專業,十多年來,共培養各層次網絡安全人才2000余人。 89所高校匯聚,在校大學生位居全球大城市第一,武漢高校人才儲備豐富,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方面,優勢同樣明顯。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彭國軍介紹,2003年,武漢大學信息安全學科就形成了從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2008年獲批“空天信息安全與可信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從2012年開始,每年11月在武漢主辦“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峰會”,構建了我國唯一一個由高校發起和建立的信息安全類“政產學研用”交流合作平臺。 “網絡空間安全是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有新的特點”,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與信息安全所副所長付才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在萬物互聯的世界中,網絡空間安全涉及大量學科,如計算機、通信、電子、自動化、物理、數學、生物和法律等,需要極強的學科間的協作。 網絡空間里,黑客、白客的攻防永恒,付才介紹,華中科技大學在信息安全專業本科生的培養中,還注重攻防實戰訓練,正在籌備建設攻防演練中心、攻防大數據中心,以及大數據安全重點實驗室。 目前,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海軍工程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警官學院、湖北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信息安全本科專業。今年,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獲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科教稟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加速崛起 在走出了獨角獸企業斗魚、卷皮的光谷軟件園F4樓,武漢安天這家網絡安全領域的后起之秀,也隱身其中。 核心成員來自武漢大學信息安全專業,創建僅6年,武漢安天在移動反病毒引擎上已經走到全球前列。長江日報記者獲悉,該引擎已被小米、金立等多家主流安卓手機品牌采用,覆蓋手機超過4億。 “網絡安全領域的創業,很辛苦,很寂寞,也很有挑戰,更有責任感!蔽錆h安天創始人潘宣辰是“85后”,他說,得益于武漢濃厚的高校氛圍和較低的生活成本,公司在創立之初,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能靜下心來苦練“內功”。 同樣選擇在光谷創業的劉聞歡,畢業于湖北大學數計學院計算機會計專業,是國內知名安全公司綠盟科技的聯合創始人,2011年,劉聞歡正式成立了深度科技,執著開發國產Linux操作系統。 畢業學生創新創業,外地人才回漢創業,高校企業孵化,是武漢網絡安全領域企業的三大源頭。后者數目不少,比如天喻信息、達夢數據、華工安鼎、思為同飛等企業,多是脫胎于華中科技大學的孵化,虹旭信息則是郵科院的旗下企業。 據初步統計,武漢市擁有從事研發、應用、銷售等各領域網絡信息安全企業百余家,其中大部分在東湖高新區登記注冊!跋啾缺鄙蠌V而言,武漢正在奮起直追!迸韲娬f,經過后續努力,武漢的網絡信息安全產業有望沖入全國前三。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