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勇 李 梅 理想信念是支撐中國共產黨90多年光輝歷程的精神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事業信心的力量源泉。在萬里長征途中,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紅軍將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和不屈不撓、戰無不勝的動力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在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等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已成為培植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題中之義。 驚心動魄的遠征 無與倫比的壯舉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勝利進行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遠征,在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中國工農紅軍忍受酷暑嚴寒、干渴饑餓,轉戰10多個省,攻占700多座縣城,進行了300余次戰斗。長征的勝利,極大地影響和推動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對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和中華民族的意義深遠,更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弱小走向強大的精神力量。 磐石般的堅定信念 長征精神的核心 支撐生命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小到決定一個人人格的優劣,大到決定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的興衰。歷史實踐證明,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危機是最危險的危機。而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是戰勝一切困難、經受任何考驗的強大精神支柱。無數紅軍戰士在長征中,爬雪山過草地,歷經了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遭受了后人難以想象的各種困難和危機,排除萬難,最終獲得勝利,展現出黨和紅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迸發出一種綿延不絕的精神力量。而讀懂長征精神,關鍵是要讀懂紅軍戰士堅定的理想信念,這也是長征精神的核心。張聞天同志曾講,“為什么二萬五千里長征能夠有這樣偉大的影響力呢?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在長征中充分表現出了她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犧牲與堅持到底的精神!边@個理想就是,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跟著中國共產黨革命到底的理想信念,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目標而奮斗終生的理想信念。 正是這一磐石般的堅定信念,催生出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使得紅軍將士面對類似“驚回首,離天三尺三”的自然環境的艱難險阻和戰傷病痛的困擾折磨,表現出“風雨侵衣命更硬”、“萬水千山只等閑”的堅強、樂觀心態;使得紅軍在“馬蹄聲碎,喇叭聲咽”中,依然保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的勇敢無畏;使得紅軍戰士在革命形勢逆轉的情況下,堅持實事求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結束“左”傾冒險主義在黨內的統治,確立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重大問題的思想路線。 堅定理想信念 做“中國夢”堅強實踐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征永遠在路上。當前我們推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的長征。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把長征精神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 堅定理想信念要增強看齊意識,永遠跟黨走。有人曾問過鄧小平:“長征的時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鄧小平想了想說:“跟著走!”在長征中,廣大紅軍將士之所以能夠堅定地跟著黨中央走,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他們堅信黨中央的決策、路線是正確的、必勝的,有光明前途的,他們把思想和行動都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理想信念,就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要對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信賴,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度擁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真正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就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 堅定理想信念要落實到行動上,以“四個能否”作為檢驗標尺。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長征路上,紅軍將士與人民群眾用真情實意鑄就了魚水情深、生死與共的軍民關系,涌現出許許多多動人的事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衡量共產黨員、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要看他 “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四個能否”是新長征路上衡量黨員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客觀標準,也是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的具體行動標尺。我們應當時刻以 “四個能否”作為一面鏡子、一塊試金石來檢驗自己的行動實踐,努力做好服務人民的文章,養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習慣,練好勤奮工作、廉潔奉公的硬功,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奮斗終身。 堅定理想信念要有擔當的精神和能力,做到“五個敢于”。 長征途中,受國內外諸多因素的制約,當時黨中央及紅軍領導人在制定和執行軍事路線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產生了兩次激烈的軍事路線矛盾和斗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對兩次軍事路線斗爭采取了果斷措施,加強和維護了黨中央的團結和集體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充分顯示了我們黨強大的糾錯能力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新長征的路上,我們依然要發揚這種精神,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倡廉斗爭,也是一次徹底的“扶正祛邪”,是一場融入血液、深入細胞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必然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更加健康,更加強大,更具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分別為市委黨校副校長、副教授;市委黨校講師、法學碩士)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