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訊 本報記者 黃剛橋 “真沒想到,隨城變得這么整潔漂亮。特別是‘一湖兩岸’,到了晚上‘星光’燦爛,讓人流連忘返!眲倧纳钲诨丶疫^年的黃菊香女士感慨地說。 與黃菊香一樣,大批在外地工作、求學的隨州人返鄉過年,切身感受到了隨城日新月異的變化,盛贊家鄉發展快,變化大!“兩年沒回家,我做夢也沒想到家鄉的變化如此之大,城市建設真是一日千里。”從北京求學回家的曾都區何店鎮大學生王孟凡感慨萬端,“中環路通車了,傳媒大廈建好了,公交車通了,不久家門口就要通高鐵了,明年回家過年更方便快捷了!” 在廈門做生意的汪凱談起家鄉涢水社區的變化顯得異常興奮。他說:“我在外創業10來年,每年春節都要回家,今年的感觸更多更深。以前公路不通,搭車都不方便,遇上下雨,出門還要穿雨鞋。現在好了,水泥路通了,我開車回來過年,各型私家車連綿而行,鳴笛聲給往日寧靜的小山村增添了節日的‘音符’……一路走一路看,真有點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的家鄉。” “聽說城南馬上就要建城市綜合體了,作為隨州人,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家住隨縣萬和鎮的王浩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沿海發達地區工作;仉S州后,他利用走親訪友的機會,帶著家人游城南新區,看規劃展覽館,十分激動。 李安妮在國外工作,幾年才回家鄉一次!俺悄闲聟^不僅基礎設施好,而且生態環境也非常不錯。”她告訴記者,由于工作關系,她常常往返于各大城市,城市污染問題一直讓她頭疼,出門必須戴口罩。“通過網絡我了解到,隨州這些年在城市建設中,始終將生態環境放在首位,我覺得這樣的選擇非常明智,環境是用金錢買不來的。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我要為咱們隨城的發展點個贊,也為隨州城投人點個贊!”她建議,借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建設高質量的城市生態環境,凸顯自然山水格局,為城市居民創造文明、清新、優美、舒適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同時,將城市的每一處美景都制作成明信片或者布藝品,讓出門在外的隨州人把家鄉帶在身邊,帶到世界各地。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