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訊 本報記者 馮家園 一邊是垃圾圍城,一邊是處理設施的“難產”,隨州已等不得。 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有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和高溫堆肥三種方式,其中堆肥僅占5%左右。 隨著垃圾填埋“鄰避效應”凸顯,填埋消化跟不上增長矛盾,超負荷運轉,選擇符合實際、管長遠的垃圾處理方式,已迫在眉睫。市環衛局局長毛隨兵表示,隨州新的垃圾處理項目,已耗不起,必須馬上抉擇,開始建設。 能力不足,現實等不得 隨州同全國大多數城市一樣,采取傳統的衛生填埋方式,日處理垃圾近500噸。 城南垃圾處理場作為隨州垃圾消納主陣地,設計日處理垃圾400噸。毛隨兵介紹,處理場消化能力已遠遠跟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處于超負荷運轉。根據測算,兩年后,處理場將填滿。 更不利者,垃圾填埋處理中,產生的滲濾液很難處理。據了解,城南垃圾處理場建設時,配套了日處理100噸滲濾液的設備,可隨著垃圾增多,處理能力很快就跟不上了,后來市政府迅速啟用700萬元 “市長準備金”,新上了處理設備,處理能力達到220噸/天,才基本滿足需要。 當前,隨州還尚未有新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一旦布局,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鄰避效應”都可能凸顯。 曾經,煙岱包垃圾處理場受到周邊群眾阻撓,要求重新安裝自來水。如今,城南垃圾處理場下游南郊毛家棚村70多戶群眾也提出訴求,要求搬離或安裝自來水。 毛隨兵表示,現在,垃圾填埋場選址很困難,群眾都不愿意建在自家門口周邊,但垃圾不斷增加的現實,已經讓我們等不得。 污染擾民,環境等不得 相比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表面問題,更為深層次的是,垃圾填埋對環境的破壞,對人民群眾生活影響巨大。 記者在城南垃圾處理場看到,碩大的垃圾山,各色各樣的垃圾混雜,散發著難以忍受的惡臭。500余米開外的兩個自然灣住著20多戶群眾。 提到此,他們牢騷滿腹。毛家棚九組的包貽清說,每天都能聞到垃圾的臭味,夏天更嚴重,晚上睡覺都不能開窗戶。 在處理場工作的聶飛有更直觀的感受。他告訴記者,每天需要在垃圾上工作近10個小時,總感覺身上有臭味。尤其是夏天,氣溫高,氣味又難聞,實在受不了,就用毛巾蘸水捂在臉上,做個簡易的“防毒面具”。 氣味還能克服,可飲用水安全,最讓包貽清他們擔心。在垃圾場下游,有一個名叫草堰的小水庫,曾是下游群眾的灌溉及飲用水源。“自從有了垃圾場,水庫里面的水,我們不敢喝,連牛都不敢讓它喝!蔽褰M的龔明芳說,如今,每天都在其他堰塘挑水吃。 包貽清帶記者看了一口井。他介紹,這是檢測部門專門打的,有6米多深,距垃圾場有400多米。如今,打起來的井水比較渾濁,不清澈。 而在煙岱包垃圾處理場,雖然已封場,但還是有味道。住在附近的張斌表示,封場后,惡臭味道小了,但蚊蠅依舊很多。夏天,家里天花板上蒼蠅黑壓壓的一片,看著讓人瘆得慌。 市環保局總工程師李曉斌介紹,垃圾填埋占地大,自然降解緩慢,對地下水、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周邊環境影響極大。 當下,綠色發展深入人心?窟@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垃圾填埋處理方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選用更先進對環境更友好的垃圾處理方式,勢在必行。 填埋焚燒,抉擇等不得 資料顯示,近30年來,我國在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上,焚燒漸漸成為后起之秀,受到諸多城市的青睞。 去年,國家住建部、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聯合發布 《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年底,全國設市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總處理能力50%以上,全部達到清潔焚燒標準。 李曉斌介紹,2010年以來,我國垃圾焚燒發電廠以每年約30座的速度增長。如今,全國已有垃圾焚燒發電廠約250座。 相比垃圾填埋,焚燒發電可以使垃圾變廢為寶,可以達到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秘書長郭云高認為,我國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經過30余年的發展,垃圾焚燒爐、余熱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煙氣處理系統等核心設備均已實現國產化。建設并運營達到甚至超越歐盟相關排放標準的垃圾焚燒電廠,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方案。 采訪中,部分群眾對垃圾焚燒并非不支持,他們主要擔心焚燒產生二英,對附近居民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業內專家也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公眾擔心的二英問題已可知、可防、可控。目前,我國已全面執行垃圾焚燒新標準,二英排放限值達到0.1納克/立方米,與最嚴格的歐盟標準一致。 當然,垃圾焚燒,最為重要的是垃圾分類,減少垃圾水分對焚燒溫度產生影響。李曉斌表示,垃圾焚燒可以倒逼我市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更好地解決“垃圾圍城”。 填埋,或焚燒,需要理性抉擇。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