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的 “一號文件”,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年“一號文件”起草的總體思路是什么、與往年相比有哪些內容值得特別關注、如何結合實際做好落實……今日,本報為您帶來全面解讀。 符合上級政策和隨州實際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币恢币詠恚形、市政府都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今年市委以 “一號文件”的形式統領“三農”全局工作,目的就是以 “第一力度”抓好“第一工作”。今年的“一號文件”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過了調查研究、座談走訪、征求意見、會議討論等多個步驟最終出臺的。起草的總體思路概括起來是四句話,即“符合上級政策,立足隨州實際,突出隨州特色,注重目標導向”。符合上級政策就是文件制定是按照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來起草,體現了貫徹落實的意圖;立足隨州實際就是文件制定考慮到隨州的區域位置、資源稟賦、發展現狀等實際情況,在立足實際的情況下提出針對性的舉措;突出隨州特色就是文件體現了隨州的比較優勢和特色工作,體現差異化、個性化發展思路;注重目標導向就是文件具體措施都是可操作、可實現的,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 今年的市委 “一號文件”框架結構分為八個部分三大內容,第一大內容即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是工作的“方向盤”。第二大內容即第二至第七部分,是回答“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主要從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培育壯大農業產業集群、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驅動、著力補齊“三農”發展短板和強力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等方面進行闡述的。第三大內容即第八部分,是加強“三農”工作組織領導,是工作的“指揮棒”,突出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進一步闡述了保障“三農”發展的舉措。 推進三大調整實現三個轉變 實施三項改革 今年市委“一號文件”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但同時圍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突出了一些新形勢、新變化和新思路,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推進三大調整”。一是調優產品結構。就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思路,突出“優質專用”和“特色優勢”的生產供給。二是調綠生產方式。就是要以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為抓手,努力構筑產地環境保護、投入品監管等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線。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讓農業生產“綠”起來。三是調順產業體系。就是要大力探索“種養加、銷游購”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加快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商,努力培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動能”。 第二個方面就是“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實現農業生產由“靠天吃飯”向提高物質裝備條件水平轉變。要繼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農機化發展速度,夯實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二是實現農業經營方式由兼業化的分散經營為主向專業化的適度規模經營轉變。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增強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活力。三是實現農業增長由傳統要素驅動向科技創新驅動轉變。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不斷提升農業科技貢獻率。發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一批種養業能手和職業經理人。 第三個方面就是“實施三項改革”。一是深化農村產權改革。以曾都區為重點,積極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產權市場建設,建立健全以縣級為中心、鄉級為平臺、村級為網點的土地流轉服務平臺,讓農村產權 “活起來”。二是創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農業生產資料所有權抵押貸款,大力推廣菇農貸、出口退稅貸、益農油茶貸等新型信貸產品,不斷拓寬農民和企業的融資渠道。三是加快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圍繞產前、產中、產后,大力培育經營性服務主體。探索 “企業+合作社+農戶”“專業市場+專業協會+農戶”等合作模式,走產供銷、貿工農相結合的農業發展道路。 立足隨州實際 體現隨州特色 今年的“一號文件”立足隨州實際,在很多地方體現了隨州特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上,體現了特色區域布局。根據隨州實際,種植業提出了建設“十大特色種植板塊”;養殖業明確了“豬牛羊禽齊發展、肉鴨乳鴿在廣水、肉雞工程在曾都、牛羊產業在隨縣”的優勢畜產品生產布局;水產養殖明確了“小龍蝦、甲魚、花鰱”三個特色“億元水產業”發展方向。 二是在積極創新農村經營體系上,明確了培育主體路徑。結合隨州農村、農戶和企業的情況,明確了“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專業技術協會、農村服務組織”六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的 “培育對象”“培育方式”和“培育目標”。 三是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上,實施了“綠色產出倍增工程”。文件提出鞏固“三城同創”成果,不斷完善“一環一軸三片”和“三山兩河八庫”為主體的綠色生態布局,深入推進城鄉綠色革命,實施“綠色產出倍增工程”,“在山上再造一個新隨州”。 四是在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上,突出了“農產品加工千億元產業”。文件明確隨州食用菌產業、木本油料產業、糧油產業三個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規劃,創造性地提出龍頭企業 “小進規”“規壯大”“大變強”的特色發展思路,著力打造農產品加工“千億元產業”。 五是在名優品牌培育營銷上,強化了隨州產品的市場影響力。提出了隨州重點發展的“大洪山”香菇、“隨州泡泡青”、“二月風”葛粉、“小森林”蜂膠、“吉陽大蒜”五個特色農產品品牌。 做好“一二三四”文章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好市委“一號文件”,全市農業部門將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履職盡責、務實重行,重點做好“一二三四”的文章。 “一”就是緊緊圍繞“一個目標”:穩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2017年,我們要努力提高單產,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60萬噸以上。同時要努力提高畜禽、水產、蔬菜、水果等主要“菜籃子”產品質量和產量,確保主要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 “二”就是明確“兩個方向”:一是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要充分利用隨州地區的比較優勢,根據隨州實際,努力把畜牧業建成主導產業,把綠色水產、設施蔬菜和水果建成高效產業,把食用菌、茶葉建成出口創匯產業,把農產品加工業建成第一支柱產業。二是創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把改革創新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大力培育農業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創新農業結構調整理念,努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和生產體系。 “三”就是筑牢“三道防線”:一是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要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和隊伍,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生產與質量的安全,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二是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植物病蟲害。抓好相關措施,確保病蟲防治處置率達90%以上,重大動物疫病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密度達到95%,確保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率達到100%。三是確保不發生重大坑農害農事件和重大農機、捕撈漁船安全生產事故。及時處理農資糾紛,嚴厲打擊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積極創建“平安農機”“平安漁業”,最大限度維護農民的利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四”就是突破“四個重點”:一是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上有突破。實施農產品加工千億元產業工程,力爭2017年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增幅達到8.5%以上。二是在推進農村機制體制創新有突破。不斷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努力引導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集中,積極探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房屋融資擔保價值的有效實現形式。三是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上有突破。要推動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入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增值,千方百計提高農業附加值,不斷拓展農業現代化新領域。四是農業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上有突破。將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到農業發展中去,大膽探索面源污染防控、秸稈綜合循環利用、生物資源保護等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深入開展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行動,深入開展“湖庫拆圍、取締珍珠養殖、嚴厲打擊投肥養殖”三大利劍行動,確保走農業綠色發展道路。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