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訊 本報記者 王松 通訊員 韓建林 中原傳奇大寨 鄂北山水畫廊 田王寨—— 一座雄偉而又挺拔的山寨; 一座充滿神奇而又風光無限的山寨; 一座因富有厚重人文歷史而不朽的山寨; 田王寨景區是太白頂風景名勝區五個分景區之一,面積11.3平方公里,位于湖北、河南兩省交界的桐柏山脈的固城山上,主峰險岫峰,海拔1018余米,是桐柏山脈的第三高峰,山勢險峻、奇峰橫出、雄壯巍峨、氣勢崢嶸,其頂有千年不涸的龍池。田王寨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實為鄂豫之天然屏障,為古今軍事要地。 規模宏偉 古樸滄桑 田王寨為楚漢古軍寨,雄踞于綿亙百里的太白頂東南諸峰之上,寨墻圍九個山頭,宛若長城,墻高丈余,寬約3米,長約20余公里,寨內面積約5平方公里。主峰建有 “金鑾殿”(現存遺址),有松軟、肥厚的田地100畝左右,內設有集市豆腐店,商賈兵丁數千之眾,現有房屋遺址數百間。建有東門、大西門、小西門、大南門、小南門、北門和、大北門共七座城門。南大門為正門建有甕城,為進寨的主要通道,也是御敵的重要防線。內設有東、西、南、北、中五個軍營,外設四個哨卡,南門外150米處有烽火臺,又名四方城,為第一哨卡。寨子北面4公里有放馬場,飲馬湖。東邊懸崖千仞,有一孔如月,名曰月兒崖,東北有擂鼓臺,西有鷹子咀,如巨鷹凌空展翅;寨西北有險岫峰高1018米,寨內另有東旭峰、飛云峰、狼牙峰、錦繡峰,似眾星捧月。此寨規模宏偉,古樸滄桑,可謂為華中第一寨! 景觀秀美 風光旖旎 放馬場:位于田王寨東旭峰南,此山勢環開,水田百畝,乃云寶寺之寺產。相傳田王有馬千匹,于此牧馬,故此得名。 月兒崖:位于田王寨東南隅,碧峰萬仞,從谷底直與嶺齊,峻巖巨石如斧劈刀削,俯自視之,令人不寒而栗,谷底清幽,瀑布飛掛。因崖壁上有似鑼圈狀印記,故取名“鑼圈崖”,鑼圈掛此露出半邊像月牙,故又得名“月兒崖”。 柜子石:位于月兒崖對岸,一巨石形似柜狀。傳說內有金筷子、金碗,哪家有喜事待貴客,來借金筷金碗,只要在此燒香叩頭跪拜,柜門自開,金筷金碗就出來了。后來有一貪心的財主借用后,叫丫鬟還時,留下部分碗筷,自此寶柜自動關閉,再也不能打開,變成此石,“柜子石”由此得名。 “金獅搖鈴”:傳說是田王寨上一風水寶地,山頭酷似獅子頭,山脊像獅子尾,夜間常聽到有隱隱約約的搖鈴之聲,戴矅堂請風水先生去看地,先生曰是“金獅搖鈴”風水寶地,戴曜堂聞之,將其母葬于此。后來風水先生恐點破龍脈,自眼將瞎,又向戴九爺獻計曰,恐金獅跑了,必須把此地用石塊砌墻圍起來,戴九千爺照此辦理,圍墻切好后,風水被破,再也聽不到搖鈴之聲了,戴家從此敗落。 險岫峰:又稱水井包,與飛云峰并列,巍然爭高,荊棘密布,峭壁懸崖,俯首下視,險不可攀,峰頂有井曰“龍池”。其水清澈,深通海底,傳說旱時祈禱求雨必應。每于陰晴,池罅吐納云霧,籠罩峰巔。有詩為證:花落碧嶂下,鳥歸日暮時;云生孤峰頂,月影印龍池。 云霧洞:位于田王寨、險岫峰峭壁間,常有山嵐封掩洞口,內黑暗且寒氣逼人,實妖魅之宅,不可居人。此洞印寶禪師采金釵曾冒險一至。傳說洞深無底,深通海眼,雖有人進去從未探到底。據說有位膽大好奇之人帶來一捆蠟燭進洞,燃得剩下一只大半頭的蠟燭時還不見底,不由心生驚恐,這時看到一位老太婆在紡線,老太婆對他說,“你不要再往里走,現轉身回走,你手里半截蠟燭保你能出去。”一轉身老太婆不見了,這位男子順著燭光走出洞外,從此,再無人敢輕易往洞深處走。 錦繡峰:即無風垛,位于田王寨西谷,三面峭壁,崢嶸直聳,僅一鳥道可通,中有大石盈丈,裂縫不足三尺,游人必側身而進,險隘奇絕,山頂有靈芝寺。據說抗日戰爭時富豪戴烈山將其黃白細軟全藏于此,僅以支槍看守,當時山中匪盜蜂起,未敢犯此,真可謂一夫把關,萬夫莫開。每適大風鼓山,峰頂燈火不動。古志傳說峰頂有避風寶珠,孤峰岑寂,仙境一般,實為修道良所。 人文厚重 古韻悠長 早在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分裂時期,淮河流域與漢江流域常常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原有居民常迫于戰爭向南遷移,這些地區出現大量空荒之地。于是,原來居住于南郡、江夏郡的各支蠻族借機向北向東遷徙,占據上述因戰爭和人口流亡而形成的空荒之地。在蠻族遷徙過程中,今隨州地區為重要通道,因而也成為蠻族相對集中的地區之一。南朝宋、齊曾在這里設置過眾多的“左郡”,如北隨安左郡在今隨州市西北,東新安左郡所轄九縣之一的平林縣在今隨州市東北40公里處,這表明這些地方都是蠻族聚居地。蠻族首領中姓田者較多,清同治《隨州志》卷4稱隨州市東北75公里處有山名蠻薦山,北方85公里處有固城山,“俗稱田王寨”。 關于田王寨的由來,還有另一種說法,傳說元朝蒙古貴族統治中國的時候,對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進行殘酷的民族壓迫。元朝末年,在桐柏山地區有一田姓農民,因不滿蒙古族統治,率領當地百姓上了桐柏山,在固城山上筑寨落草,招兵買馬,自稱田王,樹起了抗蒙興明的大旗。他率領“田家兵”一次又一次地擊敗上山圍剿的元軍,氣勢大振,聲譽日盛,人們稱此寨為田王寨,當時有一首民謠:田王田王,反元大王,為民筑寨,婦孺頌揚。 到了清朝道光年間,寨子下面有一大戶人家,姓戴名矅堂。清朝晚期,社會動蕩不安,一年微服出巡的道光皇帝,經桐柏山在河南通往湖北的路上遭綠林圍困不得前行,恰遇戴外出歸來,便動用家兵及時解困并護送皇帝過境。道光皇帝為獎勵戴家義舉,賜戴家主事戴曜堂頂戴花翎,封千歲四品都司,特許戴家屯寨養兵用于自衛。戴家遂在桐柏山固城山田王寨原址上增擴加固,取名安和寨,并在主峰興建“銀鑾殿”(現存遺址),當地人仍然沿用了田王寨這個名稱。擴建后的田王寨,寨墻長達數十公里,外設七門一卡,內設五營四哨,商賈集市等,訓養精兵數千人,成為漢東門戶的重要屏障。 1946年,王震、王首道率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北返,王樹聲等領導的河南軍區部隊第十四旅進逼萬和新城田王寨,在戴家倉屋消滅國民黨獨立第一支隊戴煥章部800余人,繳獲軍械彈藥倉庫一座。故而成為新四軍五師突圍的一次大戰,而青史留名。 宋朝名將岳飛當年屢出桐柏戰信陽,阻金南下,曾屯兵太白頂山南腳下;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開辟了桐柏解放區,解放軍桐柏軍區第一軍區機關設在桐柏山下新城李家溝,現遺址尚存。 精心準備 盛裝迎客 田王寨有千年以上的山寨文化,它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形成了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以田王寨獨特的山寨文化為價值取點,將其定為兩個核心景區之一。按照《田王寨旅游總體策劃方案》,田王寨分景區將按照“一心、一環、四區”進行打造,即: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內容包括:景區大門、停車場、換乘中心、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商業街等;古寨觀光游覽環線:由景區主要游步道組成,連接景區的各個景點,形成特色旅游步行環道;花海觀光區,建設內容包括:古寨天堂、花溪人家、七彩花海、碧峰田園等項目建設;文化體驗區,主要建設項目有:傳奇大寨、聞風喪膽、神機妙算、舍生取義等;文化游樂區:主要建設項目有:驢友大本營、田王兵馬場、綠林大冒險等;溪谷探險區,主要建設項目有:映山紅谷、神農藥園、龍潭疊瀑、步步驚心等,以景觀改造為主,適度開發,重點打造鄂北山水畫廊。 2013年11月20日,景區管委會受隨縣縣政府委托,與隨州同創國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5個億的田王寨景區開發建設協議。目前在管委會大力協調、支持下,已完成11公里上山旅游公路及配套設施建,許畈門景區服務中心入口廣場、停車場、旅游廁所,商業一條街等,完成游步道環道3500余米,同時在田王寨下游寨溝村新建農家樂、民宿8家。2017年,景區黨工委、管委會,把實現田王寨景區開門迎客作為全年工作第一要務,為加快建設步伐,按照第一期建設項目要求,與開發方共同制定了開門迎客前需完成的建設項目清單及時間節點,今年“五一”前實現開門迎客。 建成后的田王寨景區將充分展示古山寨文化,自然風光,同時拓展山野運動養生、休閑度假等,成為以山寨文化體驗、自然山水游覽為特色的觀光型休閑旅游區,將為隨州市的旅游產品增加新品牌。沉睡數百年的華中第一古寨,今朝將被建設者的智慧而喚醒,她將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八方游客面前,屆時田王寨將成為鄂北黃金旅游線路的重要節點。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