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冰 余洋 “城,所以盛民也!背鞘械母偁幉皇呛唵蔚乇却笮 ⒈葔K頭,而是比創新、比特色、比品質。市委書記陳瑞峰近期在調研中提出“著力建設生態綠城、文旅名城、產業新城,打造品質隨州,讓居民享受有品質的生活、讓產業得到有品質的成長、讓城市實現有品質的發展!笨梢哉f,在城市的發展歷史上,品質無時不有,品質無處不在。如“時尚之都”巴黎、“音樂之都”維也納、“購物天堂”香港等,這些城市之所以能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大放異彩、經久不衰,靠的都是其獨特的城市品質。唯有打造有品質、有品位、有品牌的城市,才能帶動城市競爭力的提升,形成城市自身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和優勢。 一、建設“品質隨州”是惠及民生的新標準 越是“細枝末節”,越關乎民生幸福。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建設品質城市是提升城市發展含金量的要義之一,目的就是“讓城市更美好,讓生活更幸!。縱觀世界上公認的最適宜居住的城市,如倫敦、巴黎、東京等,除了耀眼奪目的經濟數據、時尚奢華的生活方式,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完善的交通、百年如新的建筑、完備的生活服務、隨處可見的綠地和公園以及市民散發出的樂觀和自信。 品質隨州的建設必須在細微處見功夫、見質量、見情懷,這遠比多造幾棟樓來得重要。有的城市,表面上看光鮮亮麗,繁花似錦,但仔細一打量,或者住上一段時間后卻發現,要么標識牌不明顯、路牌指示不清晰,進城如入迷宮;要么人行道、自行車道、慢車道混在一起,驚險連連;要么地下管道失修,常常污水外溢;要么人行道上亂堆亂放,道板七翹八裂,行走不便;要么人性化欠缺,半天找不到一座公廁,繞道很遠都過不了馬路……總感覺城市缺了一點內涵,少了一份溫暖。 城市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問題,看起來是些許小事,卻連著偌大民生。作為城市管理者,既要抓建設開發這樣的大事,也要一枝一葉總關情、萬家憂樂在心頭。要樂于從解決群眾身邊的煩心事、困難事做起,善于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改起,著力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打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從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各方面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更豐富更具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建設“品質隨州”是產業升級的新方略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個生命體,那產業則是城市肌體的動力和支撐。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轉”。 近年來,隨州市結合自身實際和條件,走特色發展的道路,專用汽車、炎帝神農故里、香菇等品牌在國內外都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促進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同樣也面臨著技術落后、資金掣肘、品牌不強的問題,尤其是產業龍頭企業和技術含量高的產品還不多,核心競爭力仍不強。統計顯示,2018年我市規模工業增加值不足全省總量的3%,在同類城市中排名靠后。因此,壯大工業底盤,實現產業升級仍然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實現產業有品質的發展,就要按照新時代的新理念、新要求,始終把“加快發展、做大總量、做優質量”作為工作重心,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搶抓長江經濟帶、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漢江生態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戰略機遇,著力構筑鄂北生態屏障。大力推動特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專用汽車產業實現新突破;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實現新突破;大力推動產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推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實現新突破;大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增加有效供給實現新突破;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推動信息化、工業化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實現新突破;大力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切入全省乃至全國高端產業鏈取得新突破。努力打造全國前列、全球有競爭力的“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建好世界華人謁祖圣地,筑牢“中國香菇之鄉”地位,打造“三極支撐、多點突破”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三、建設“品質隨州”是城市建管的新抓手 城市,不應是簡單的人口匯集地,而應是人們安居樂業的家園;不應是高樓和馬路的隨意疊加,而應是一個“骨骼強、血脈暢、氣質美、活力足”的生命有機體,F代生活語境下,人口涌入,面積擴張,內外循環,讓城市成為一個復雜的系統,而生活模式的轉變正催生著城市管理的新格局。 城市管理如繡花,需要頂層設計,需要一絲不茍,需要綿綿用力,需要用心用情。因此,要堅持綠色發展與特色保護相結合的城市發展理念,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特色;要制定專項規劃,建設一批小型綠地、口袋公園、街心公園、小型運動休閑場所,高標準配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逐步打造功能完備的“15分鐘生活服務圈”;要完善提升城市功能,著力實施城區道路暢通工程,增加城市支路,新建道路和河道同步建設自行車綠道、健身步道等慢行交通系統,規劃建設立體過街設施,著力打通城市“微循環”;要借助“外腦”,充分整合公安、交管、城市執法、綜治等部門信息資源,積極運用新設備、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手段,構建互聯互通、共享使用、高效運轉的智慧城市綜合管理體系,增強城市服務管理的便利性、精準性、快捷性。從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切入,真正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的作用,做優城市形象,做美城市環境,做細城市管理,做高城市品位,實現從大街區到小街坊,從寬馬路到窄街道,從土地規模增量到規模減量,從跨結構到慢生活,從以車為本到以人為本的轉變,達到全體市民共建品質隨州、共享美好生活的目的。 。ㄗ髡呦凳形h校副校長、副教授;講師)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