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 隨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琴 不畏荊棘,克難奮進。炎帝神農八大功績中,處處彰顯了這種寶貴品質。這也是幾千年來推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發展進步的一種精神特質。 新時代,這種精神在隨州兒女身上流淌不息,激勵大家用汗水抒寫青春,用熱血成就事業,在平凡中成就偉大。 “訓練我先來,危險我先上” “訓練我先來,危險我先上!”這是隨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曾都中隊特勤班班長蔡偉的座右銘。 他在訓練中肯吃苦、在火場中敢爭先,戰士們私底下都稱他為“拼命三郎”。他也是隨州人熟知的“刨土哥”“抱罐哥”。 水火無情,在撲救火災、搶險救援中,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驗,每一次都是舍身拋家的抉擇。 2016年5月9日,我市一工地因暴雨出現塌方,三名工人被埋,隨時有生命危險。為防止器械操作給他們帶來二次傷害,蔡偉挺身而出,徒手刨開泥土,先后將三名重度昏迷的工人從坍塌的泥土中“刨”了出來。 戰友回憶,“那一次他受傷非常嚴重,兩只手食指和中指四個指甲已脫離指肉,被灌滿的泥土生生分離! 2017年5月23日,隨州城區一美食城失火,現場煤氣罐隨時有爆炸的可能。蔡偉抱著噴火的煤氣罐奔向附近的河邊,往外跑的時候,煤氣罐的閥門一下子彈了起來,熊熊燃燒的火焰直接沖到了他的臉上。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里,他一連從濃煙滾滾的火場內搶出了三個煤氣罐,眉毛和眼睫毛都被燒焦了,卻渾然不覺。 “作為一名消防戰士,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上!辈虃フf,事后回想起來,也覺得心有余悸,但是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沖上去。 當急診來臨 康慶莉是曾都醫院的一名婦產科醫生。她說,一個產科,就是一個急診。她講述了一次令人難忘的急診故事,讓大家深刻體會到醫院時刻都在上演的“生死時速”。 “康醫生!來了個‘大出血’!”凌晨5點,康慶莉聽見護士急切的敲門聲。 護士站里,一位面色蒼白的孕婦,無力地坐靠在椅子上,陪同的是位老人。孕婦31歲,“孕28周陰道大量出血1小時,暈倒1次”入院,到達護士站時再次暈倒,失血性休克。 “大出血,是孕產期兇險的并發癥。輕則輸血,重則切除子宮、危及母兒生命。死亡原因位居第一!“康慶莉說,時間,就是生命!每一個急診的搶救過程,都是一場團隊協作的硬仗。 護士迅速置管,B超醫生下病房,住在醫院里的主任和護士長迅速趕到,二線班的人員從各自家中相繼而來。檢驗科、司機班、中心血站,以最快的速度配好血源。手術室、新生兒科做好隨時接診準備。大家團結協作,為搶救贏取了寶貴的時間。孕婦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進入手術室,快速取出一早產女嬰,在麻醉師、新生兒科醫生的共同搶救下,早產兒轉危為安。臺上的手術一刻未停,持續1個小時,輸血1600ml,最終病人子宮得以保留,脫離危險。 走出手術室,又是新的一天!爱斘覐氖中g間出來的時候,脫去洗手衣,才發現病人流滲的血,將我貼身的衣服都浸染了!笨祽c莉說,“炎帝精神,我們每天都在踐行! “關鍵時刻,豁得出去” 2018年6月16日,夜幕下,刺耳的汽笛聲混雜著肆意的謾罵聲,一次次劃破夜空的寧靜……在通往隨縣吳山鎮唐王水庫的山豐村限高架前,3名鎮政府工作人員與上百名大貨車司機形成對峙。 面對準備強行沖關的貨車長龍,只見一輛汽車急速駛向道路中央,將準備沖進卡口偷運砂石的車隊逼停。 這位關鍵時刻敢于站出來的年輕人,就是當時市紀委監委掛職吳山鎮的干部王士鵬。 “關鍵時刻,豁得出去!”當天與他一同參與巡查的吳山鎮紀委副書記汪德保說,“類似情景不止出現過一次,只要有王書記在,一只‘蒼蠅’也別想飛過! 耐著性子,王士鵬與其他工作人員向司機們宣講政策,勸大家返回。次日凌晨1點,仍有不少司機不甘心空載而回。吳山鎮鎮長何佑鵬得知消息后,安排鎮派出所民警、附近村干部,共同來做工作。清晨6點,在大貨車全部返回后,王士鵬才與大家返回休息。 故事講述者石景林說,王士鵬的一根筋兒、一股勁兒,是因為心中始終有一個矢志不渝的信仰,他時刻銘記、永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殷殷囑托,甘作執紀鐵軍中一名默默奉獻的紀檢人。在全市紀檢監察戰線上,像這樣的干部還有很多,他們披荊斬棘,為爭取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生態奉獻汗水和心血。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