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流 綠色發展,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真諦。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省委省政府將隨州定位為鄂北生態屏障,并納入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打造生態綠城就是隨州最好最生動的實踐。 我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為抓手,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推進綠滿隨州建設,多措并舉補齊生態建設的短板,“郁郁蔥蔥、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的生態效果已開始顯現,綠色已成為高質量發展和品質隨州的鮮明底色。 聚力綠色發展 構筑生態屏障 2019年一季度,炎帝故里再添新綠,全市完成荒山造林1.8萬畝,占年度計劃的51%。 綠色之韻乃生態之美。近年來,我市持續實施“綠滿隨州”“精準滅荒”等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18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0.11%,森林蓄積量達1947.3萬立方米。 一組數據可以看出我市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2017年綠滿隨州完成造林33.63萬畝;2018年啟動精準滅荒工程,全市完成滅荒造林3.68萬畝;2017至2018年完成長防林建設5.7萬畝,造林補貼9.63萬畝,森林撫育14.68萬畝,沙化土地治理19590.6畝;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向省廳申報面積384萬畝,將核定面積納入天然林停伐補助范圍。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全市119.3萬畝公益林得到有效保護;隨縣礦山復綠共整治平臺、邊坡312個,復綠面積8151.9畝…… 構筑鄂北生態屏障,環境保護極端重要,污染防治責任極為重大。我市聚焦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集中優勢兵力,動員各方力量,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重點區域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深入實施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散亂污”企業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石材礦山復綠整治、非法采砂治理等行動,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推進環境治理 共建生態家園 4月12日,城南新區組織60余人,對迎賓大道碧桂園段的公共區域破壞綠化帶私墾的菜地進行綜合整治。經過三個小時奮戰,清理垃圾雜物4車,鏟除30多戶、600多平米非法占用公共綠地情況。 連日來,這樣的情景在隨州大地隨處可見。一場轟轟烈烈的環境秩序集中整治行動正如火如荼展開。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臟亂差”的面貌與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格格不入。 品質隨州建設大潮中,人人都是主人翁。我市以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和推進品質隨州建設為目標,按照“掃干凈、有秩序、保暢通、講文明”的原則,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市政設施、交通秩序、經營秩序、戶外廣告、“門前三包”、不文明行為等“七大專項整治行動”,著力解決我市環境秩序臟亂差等突出問題,讓居民享受有品質的生活,讓城市實現有品質的發展,不斷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我市扎實推進廁所革命、精準滅荒、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著力夯實生態環;A。同時加強生態示范創建,打造城鎮“生態品牌”,在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湖北省首個環保模范城市的基礎上,全面啟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工作,制定實施創建規劃,出臺配套考核辦法,累計創建命名國家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鎮12個、市級生態鎮26個;省級生態村151個、市級生態村522個。 守住綠水青山 換來金山銀山 五一小長假期間,100萬人來隨州踏青旅游。除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區、大洪山風景名勝區、西游記公園等傳統旅游景區受追捧外,鄉村旅游也持續升溫,隨縣尚市牡丹園、草店芍藥園、琵琶湖景區等成為新的旅游目的地。 生態旅游已成為人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大洪山、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大貴寺、七尖峰、隨州銀杏谷省級森林公園建設全面加強;隨縣封江口、廣水徐家河、隨州淮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全力推進,封江口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通過國家級考核驗收;隨城山國家生態公園建設順利推進……優質的自然資源為發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養等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8年我市林業旅游達260萬人次,收入17.2億元,直接帶動的其他產業產值5.9億元,其中林業療養與休閑人數達81.6萬人次,收入7.48億元,直接帶動的其他產業產值達2.6億元。 守住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工業和生態文化旅游產業,補齊綠色發展短板。農林業上,鼓勵社會資本上山下田,在山上再造一個隨州,形成50多萬畝的木本油料產業,2018年全市林業總產值達149.5億元;工業上,推動專汽、農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轉型升級,走創新驅動之路,加快電子信息、新能源產業發展,淘汰了一批“三高一低”企業;生態旅游業上,在擦亮炎帝、編鐘、大洪山、西游記等文化品牌的基礎上,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打造生態文化旅游特色產業增長極,同時不斷升級要素配套,補齊短板,從住、食、行、購、娛等方面,提升游客舒適度和滿意度,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2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55億元。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