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斌 我從事村鎮規劃工作40余年,從風華正茂的青年到白發滿鬢的老者。見證、參與了波瀾壯闊的農村改革發展,40多年的芳華歲月,我有幸趕上好時代,始終沐浴在偉大祖國發展的春風雨露中,回首往事,有太多記憶和深刻的感受。 我是一名50后,在文革后期進入社會,毫無農活經驗的我被生產隊安排到“三治”工地上干長年。1978年聞名隨縣的游河溝水庫開始建設,隨北幾個公社參加大會戰,會戰單位以民兵團、營、連的建制參加,我成為其中一員。幾千人的工地上,紅旗招展,人歡馬叫,三班四上,燈火通明。到處洋溢著青春激情的勞動場景。在這激情燃燒的日子里,由于我表現突出,被抽調到團部任安全員,負責爆破安全和營房防火。幾千人集中在一個大峽谷里,全是臨時搭的草棚,一旦一處失火,就會“火燒連營”。青春的我不知疲倦,工作有聲有色,后被抽調到工程指揮部施工科任施工員。施工科負責整個工地的施工管理,除縣水利局工程師是干部外,其余都是民兵身份,但大多都有多處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歷,可謂人才濟濟,個個優秀,在這優秀的集體里,我渴望一天就能夠學會各種儀器和管理技術。我如饑似渴,學用結合,逐漸學會了看圖識圖、工程測量,掌握了鋼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建筑材料檢測等技術。社會這個大學校充實了我的青春歲月。 進入上世紀80年代,農業大包干春華秋實。富裕后的農村,出現了空前高漲的建房熱。為了規范引導這一社會現象,1984年,隨州市政府頒發了《關于開展村鎮規劃編制的通知》,我憑著在水利工程所學的技術,被抽調負責本鎮的村鎮規劃編制的技術工作。在隨州市鄉村建設局的培養指導下,我艱辛跨越從識圖到繪圖這一充滿挑戰、充滿希望的階段,熟練掌握了繪圖技術。在初次規劃成果展評會上,我作的集鎮小區規劃被評為優秀獎,個人被推薦參加省建設廳、國家建設部的技術培訓,為后來進入“村鎮規劃建筑設計所”打下基礎。鄉鎮設計所是在改革開放中摸石頭過河的產物,而對于全國如火如荼的小城鎮建設,國家建設部在湖北省辦試點,在技術條件具備的鄉鎮成立村鎮設計機構。當時,隨州市的村鎮規劃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國也小有名氣。全省70多個縣獲26個資質,而隨州市獨獲兩個名額,隨南、隨北各一個。我有幸成為隨北設計所的負責人。鄉鎮設計所專門為農村、農民服務。在這廣闊天地里發揮了職能優勢,推廣使用“建筑規范、通用圖集、建筑工程質量強制性條文,抗震防震”等科普知識,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進入新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手工繪圖被電腦軟件所取代。此時我也近50歲了,學習新技術對我又是一個挑戰。在上級設計院的指導下,經過兩年的自學,告別了手工繪圖的丁字尺和繪圖板,當我用電腦繪出第一張彩圖時,那紅彤彤、藍盈盈的線條符號在我眼里變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從此豐富了單一的藍圖。 2016年,舉世矚目的精準扶貧“易地搬遷”工程實施了,設計所承擔其附屬工程的設計,事關民生的配套項目,通過一張張規劃彩圖展現。在實施這些項目的日子里,我深深體會到精準扶貧的偉大和國家的日益強盛。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