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人才作為高質量的人力資源,是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生產力”。建設品質隨州,應堅持以用為本的原則,既擯棄“孩子是自己的好”的門戶之見,又不囿于“外來和尚會念經”的片面認識,讓本土“永久牌”人才干得起勁,讓外來“飛鴿牌”人才留得安心。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來發揮人力資源支撐作用: 用好本土人才,激活存量。首先要提振隨州干部隊伍的精氣神,提煉和弘揚隨州地方文化基因,比如炎帝神農敢為人先、自強不息的首創精神、編鐘制造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地跨南北文化兼容的開放精神,形成隨州人的思想共識,增強隨州人的文化自信;弘揚時代精神,深刻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建設品質隨州生動實踐中找差距、抓落實,提升干事創業的行動自覺。其次要呵護隨州企業家的創業激情。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降低制度性成本,讓企業家把精力財力心力更多投入到做產品、跑市場、爭客戶中。第三要發揮隨州“土專家” 的專業特長。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創新人才評價辦法和晉升機制,激發農技、畜牧等基層站所人才創新積極性。 營建聚才環境,擴大增量。要像抓招商引資那樣抓招才引智,像優化營商環境那樣優化聚才環境。吸引外地人來隨就業創業要“投其所好”,和發達地區相比,隨州房價較低、從業門檻較低、產業特色鮮明、自然環境較好。對隨州急需緊缺的人才,可以從政策層面將人才看中的比較優勢進一步放大,提高引進人才的市場競爭力。比如給予購房補貼、生活補貼,允許技術入股,對在校大學生可提前通過實習實訓、就業見習形式上崗,提前簽約。打好“感情牌”,發揮“鄉情、親情、友情”的情感紐帶作用,鼓勵有能力、有資本、有鄉愁的隨籍人才返鄉創業;挖掘利用好外出隨籍人才資源,鼓勵他們通過信息共享、技術回鄉、資金投入、智力反哺等方式支持家鄉發展。招引高層次人才來隨資智創新要“不拘一格”,對難以做到“為我所有”的權威大家、高端人才,可創新人才使用機制,采取兼職、短期聘用、技術合作、技術入股、聘請顧問等形式,招引一批“假日型”“候鳥型”“契約性”人才,借“腦”發展,“為我所用”。 優化市場配置,提升質量。一方面要加快推進人力資源領域“放管服”改革,放寬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門檻,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積極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業抓住“互聯網+”機遇,創新服務產品,精準對接企業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建立在崗培訓、技能競賽、師徒傳承、人才激勵等內部機制;支持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落實好技能人才隊伍培養激勵政策,對企業在崗技能提升給予政策性補貼。 。ㄗ髡呦惦S州市人社局辦公室主任)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