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歷史, 20年只是瞬間的浪花, 但二十年前的6月25日,對隨州來說, 卻是一個既平凡又特殊的一天, 這一天,地級隨州市成立, 迎來了新的里程碑, 也揭開了發展新篇章。 (地級隨州市暨曾都區成立慶祝大會資料圖) 二十載崢嶸歲月, 二十載光輝歷程。 回望20年,一個又一個的變化, 記錄著隨州進步的足印, 也書寫著城市發展的華彩篇章。 如果不是駐足回首, 埋頭趕路的你是否會記起這個日子? 20年來,隨州市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曬曬當年拍攝的圖片,再配組新舊對比的照片,看看咱家鄉這20年的巨變……
2002年白云大道
經濟綜合實力 地級隨州市成立20年來,隨州始終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在歷屆隨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歷史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由改革開放前的農業為重轉變為以專用汽車及零部件、農產品加工、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為“三極支撐”,以新能源、風機制造、晶體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大健康、生態旅游等新興產業為“多點突破”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2000年的28.3:42:29.7調整為2019年的13.4:46.8:39.8,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到“工業支撐”,再到“服務業拉動”的華麗蛻變。 工業主導地位增強。汽車機械、冶金化工、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量齊質升,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生物制藥和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應急、地鐵裝備、香菇、編鐘文化產業等“四大產業基地”加快建設。2019年,全市工業增加值達383.9億元,是2000年的14倍。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建市20周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理念,把“三農”放在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80.84億元,是2000年的4.9倍。
近年來,隨州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搶抓“一芯兩帶三區”、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等重大戰略實施的有利機遇,加快建設應急、地鐵裝備、香菇、編鐘文化四大產業基地,全力打造產業新城、文旅名城、生態綠城,凝心聚力建設品質隨州,推動經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今日隨州,正以產業之新、文旅之美、生態之綠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 城鄉面貌巨變 建市20年來,隨州城市建設發展日新月異,城市建設經歷了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尤其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打造“產業新城、文旅名城、生態綠城”,建設品質隨州的總目標,著力在優化城市功能、補齊城市短板、修復城市生態上下功夫,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城市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隨州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等榮譽稱號。今昔對比,隨州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鄂北一顆璀璨的明珠。 2000年隨州城區建成區面積為19平方公里,2019年擴大至80.3平方公里,是2000年的4.2倍。隨州中心城區打造了“一軸一環三片”、全市域構建了“一湖兩河三山八庫”的綠色生態格局。2019年全市園林綠地面積4671公頃,建成區綠地率提高到35.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平方米,新建街頭游園、城市公園、森林公園、郊野公園,使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達73.04%。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0.9%,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濱湖體育場
20年來,隨州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全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78.5億元,是2000年的25.6倍!澳嗤谅贰弊兂闪恕八嗦贰。2009年,全市累計建成通村水泥(柏油)公路5046公里,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公路”。2019年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09萬公里,是2000年的3倍!暗退俾贰弊兂闪恕案咚俾贰。4條鐵路、4條高速、6條國道在隨州境內縱橫交錯,東距上海、西至成都、南達廣州、北到北京都在1000公里半徑之內。2019年11月,漢十高鐵正式通車,標志著隨州進入了“高鐵時代”,“下漢口”只需要48分鐘。 地級隨州市成立不久,湖北省公路路網建設經驗交流現場會在隨州召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隨州交通發展開啟“暴走”模式,公路網絡不斷提檔升級。僅316國道隨州城區段就先后兩次外遷,先由現舜井大道外遷至現交通大道,再由交通大道外遷至東外環。而且每一次外遷都帶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舜井大道如今是隨州主城區的核心區域,交通大道現如今也成為我市的專汽產業走廊,東外環的建成拉大全市發展框架后,一批產業園區正逐漸向公路兩側聚集,四通八達的干線公路網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彰顯。 品質幸福生活 20年來,隨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力保障改善民生,老百姓日子越來越好。建市以來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18.5萬貧困人口將在今年全部脫貧,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各項民生事業快速發展,隨州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截至2019年底,我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3.53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4.44萬人,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達到85.5%。 奮進新時代 2020年,隨州將進一步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漢江生態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全面融入全省“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襄十隨城市群建設,依托產業基礎優勢,堅定不移推進四大產業基地建設,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爭先進位、爭創一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好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弘揚敢擔當、善作為的精神,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精氣神,推動各項工作開創新局面,挺起漢孝隨襄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脊梁,打造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高地,建成襄十隨城市群的重要支撐。 二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但對隨州而言,是經濟社會發展一路風雨、一路艱辛的二十年;是廣大干部群眾一路奮進、一路拼搏的二十年;是全市各項事業一路高歌、一路跨越的二十年;是隨州有史以來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社會建設成效最好、人民群眾受益最多的二十年,隨州的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凝聚了一屆又一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級干部群眾的智慧和汗水,是隨州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張藍圖畫到底的生動寫照。 圖片提供:隨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 制圖:徐娟 編輯:魯京京 審核:陳凡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