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當“排頭兵”——鄉鎮生活污水治理的“隨州作為”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張清 通訊員 楊清林 鐘克波 渾濁的污水通過收集管網輸送到處理廠,經泵站提升進入相應處理單元處理后,變成汩汩清水,達標排入廠邊的小河里。 7月9日,在曾都區萬店鎮污水處理廠看到,自去年8月正式運營以來,該污水處理廠已累計處理生活污水23萬余噸,鎮區居民生活污水告別直排,生態環境狀況顯著改善。 這是我市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從市住建局獲悉,日前,省住建廳發布《關于2020年5月全省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進展情況的通報》,我市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進出水9項指標數據綜合排名位列全省市州第一,隨縣位列縣市區第一,其他市區均位居全省縣市區第一方陣。 統籌推進,設施實現全覆蓋 廠區內污水提升設施、處理設施、排放達標監測設施等一應俱全、運行穩定,幾乎聞不到異味;在綠化苗木妝點下,廠區仿佛一個小型花園。走進曾都區萬店鎮污水處理廠看到,廠區規模不大,但“五臟”俱全,鎮區8000余戶居民生活污水經收集管網輸送至此,經處理后達標排放。“這是全市首個建成投入運營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已滿負荷運轉!笔凶〗ň止飨蛴陆榻B,“生活污水排放治理是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部分,關系著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市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重大決策部署,強力推進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守護碧水藍天! 我市鄉鎮大多遠離城區、人口規模較小。市住建局指導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因鎮施策,科學合理確定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廠址,最大限度減少管網建設和污水提排投入。同時,綜合各鄉鎮人口數量、供水情況等,合理設計各鎮污水處理廠規模,既避免“吃不飽”“曬太陽”;又避免“不夠用”,后期重復投資。全市37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設計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日處理能力大的達4000噸、小的僅300噸。 項目實施中,我市探索PPP建設新模式,嚴格招標程序,開辟審批綠色通道,確保工程順利、高效推進。積極保障資金,申報省政府債券,整合“三大攻堅戰”、鄉村振興等項目資金,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目前,37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已全部建成運營,實現了全覆蓋,污水處理總規模達5.85萬噸/天。 破解難題,污水實現全收集 鄉鎮生活污水治理,管網是重要的基礎工程。只有管網建設實現全覆蓋,才能為全收集、全處理打下基礎。市住建局局長熊忠海說,入戶管網涉及千家萬戶,是污水治理項目建設關鍵的“最后一公里”,關系到污水處理廠能否達標穩定運行。項目實施中,各縣市區指揮部由室內搬到室外,搬到一線,現場辦公,化解“三大難題”。 破解入戶難題。市住建局指導各地加強政策宣傳,推進移風易俗、革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多措并舉解開群眾心結。對按照時間節點、標準要求完成的,實行以獎代補,調動鄉鎮、社區、居委會的積極性。 破解布局難題。各縣市區結合小城鎮建設品質提升行動,統籌推進,綜合施策,將管網建設與改善城鎮人居環境、農村污水治理、“廁所革命”等相結合,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同時,同步改造集鎮道路、完善雨污分流設施、整治周邊環境等工程,既增加了工作合力,又提升改善了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出行條件、生產生活條件。 破解施工難題。針對“接戶管網建設沒有統一規范、技術標準、無據可依”問題,堅持邊建邊摸索、邊總結邊規范。全市多次召開現場推進會和施工現場觀摩會,學習借鑒,有效規范了施工技術難題。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按照“源頭改廁、分類收集、方井聯接”模式建設,打造接戶污水全收集的閉合管網。 在曾都區洛陽鎮看到,因建設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開挖的路面已修復,當地還對道路進行提檔升級,鎮區及通村主干道全部瀝青刷黑,集鎮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出行進一步改善。 建立機制,運行管理全時段 建好是基礎,用好是關鍵。我市不斷探索完善各項運營維護管理機制,確保各類設施高質量建成并全時段運行。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中,各地明確了鄉鎮生活污水治理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組織施工、設計、監理、勘察和建設等五方責任主體對工程建設各環節進行驗收,確保工程質量。全市37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廠網一體化建設,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收集管網雨污分流、信息數據全部聯網聯試、為長期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在隨州高新區淅河片區污水處理廠控制大廳看到,廠區各項設備運行情況實時顯示在大屏幕上。高新區建設局局長李其運介紹,該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為2萬噸/日,目前已建成一期1萬噸/日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及53公里長的配套管網,主要解決淅河片區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園區企業生產污水達標處理排放!吧钗鬯蜕a污水收集分為兩套管網,分別進水、分開處理、一并排放。” 在該污水處理廠出水監測房看到,水質在線測試儀屏幕上實時顯示出水總磷、總氮、COD等指標,相關數據直接傳送到省住建廳相關監測平臺。一旦超標,將及時發出警報。 沈勇說,我市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嚴格執行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均建設了在線監測系統,對污水治理實行24小時在線監測,堅決避免偷排、停運事件發生。此外,各地還將污水治理納入財政預算,同時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積極探索推進污水處理使用者付費機制,確保生活污水處理有保障。 “我們將不斷學習借鑒好的經驗做法,推動收集管網延伸、加強質量安全管理、運營維護管理和日常檢查指導,補齊工作短板,不斷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為品質隨州、生態綠城建設作出應有貢獻!毙苤液1硎。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