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開發文化資源 品牌輸出合作共贏 ——“大洪山現象”對建設“謁祖圣地”帶來的思考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云 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中國編鐘之鄉,歷史文化底蘊厚重。近年來隨州著力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隨州該如何建設謁祖圣地、發展文旅產業?“大洪山現象”帶來思考與借鑒:創意開發文化資源,品牌輸出合作共贏,實現文旅產業創新發展。 實現炎帝文化到文旅產業的創新轉變 隨州市文化旅游局局長 曾云峰 大洪山品牌茶業出口的成功,得益于在市場開拓、品牌打造上的做深做透、持之以恒。隨州打造謁祖圣地,也要做深做透以炎帝文化為核心的特色文化研究和利用,夯實筑牢以炎帝文化為核心的文旅產業支撐,持之以恒提升以炎帝文化為核心的城市旅游形象。要加大炎帝神農文化研究,系統整理出版炎帝神農文化研究成果;擴大炎帝神農文化交流,舉辦高規格、多層次的炎帝神農文化研究、交流、傳播活動;以現代的、創新的、商品化的形式,對炎帝神農文化及特色地域文化進行再創造、再包裝,加大炎帝神農文化的創新性創意性開發。 要推動炎帝文化、曾隨文化等特色文化與旅游、農業、醫療、康養等行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重點圍繞炎帝神農八大功績建設一批產業融合項目,建設和培育中華農耕文化、音樂及樂器制作交易、中藥材種植加工、中醫藥康養、炎帝文化創意、文化創作和衍生、非遺傳習與生產、文化培訓和演藝、遺址文化公園等項目,夯實以炎帝文化為核心的文旅產業支撐。 要創新尋根節舉辦模式和機制,積極探索多主體聯辦、多活動套辦和多形式活化、多途徑市場化的路子,擴大尋根節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將炎帝文化和尋根節打造成湖北省第一文化品牌。實施隨州文旅整體形象構建,提升以炎帝文化為核心的城市旅游形象。 傳承與創新結合,把“名片”打造成“名牌” 炎帝故里風景名勝區黨工委副書記 楊志 文化使旅游的品質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廣泛傳播。隨州打造謁祖圣地,要堅持傳承與創新結合,把“名片”打造成“名牌”,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勝勢”。炎帝故里景區要成為交流展示炎帝文化的世界窗口。要堅持傳承與創新,持續辦好尋根節,不斷推動炎帝文化傳播,推進海內外華人交往交流,讓游客在景區感悟炎帝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將景區打造成凝聚全球華人、傳承炎帝文化的重要平臺。 炎帝故里景區要成為傳承弘揚炎帝精神的國家基地。要圍繞炎帝八大功績,挖掘炎帝文化新時代內涵,開發研學游精品課程,創新打造特色旅游項目,將景區建設成為全國中小學生課外教育和研學活動的重要基地,促進炎帝文化資源轉化成景區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炎帝故里景區要成為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要借鑒其他地市聯合創5A的成功經驗,做實大文化旅游區發展格局,充分整合炎帝故里、隨州博物館、曾侯乙墓遺址等景區在產品、市場、人才等方面的資源,大創建、大聯動,強強聯合,形成1+1>2的疊加效應,將隨州的文化名片真正打造成文旅名牌。 品牌輸出共享共贏 隨州玉龍旅游集團總經理 吳峰 近日,隨州西游記公園景區內的七十二變動物園開園迎客。這一新項目為景區帶來更多的關注,這些關注正逐漸轉成流量、帶來客流。大洪山品牌茶業與當地客商合力拓展市場的成功,更加堅定了玉龍旅游集團品牌輸出、筑巢引鳳、共享共贏的發展思路。玉龍旅游集團在隨發展文旅產業已有15年,集團旗下西游記公園、西游記漂流、千年銀杏谷都已打造成國家4A級景區。15年的發展,在摸索中前進。玉龍旅游集團竭力打造西游文化旅游品牌、千年銀杏谷品牌。借助品牌優勢,西游記公園招引河南、陜西西安等地客商先后建成凌云渡玻璃橋、七十二變動物園,招商引資的西游記游樂園項目也已開建,西游記漂流去年與客商合資上馬極限運動樂園項目,銀杏谷景區也先后增加恐龍園、黃緣龜館、百草園等項目。 打造自身文旅品牌“筑巢”,再實行品牌輸出“引鳳”,招引經過市場檢驗后的成熟項目,引來資金,更引來經營理念、市場資源、人才隊伍、管理模式等,助力玉龍旅游從單一資源的開發利用到旅游產品多點開花,從重資產投入到以品牌輸出共享共贏,構建了新的發展模式,也為隨州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