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巧玲 規劃摘要:優化醫療機構布局,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農村流動,構建上下聯動、銜接互補的醫療服務體系。 ——摘自《隨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真沒想到,我在家門口做了個大手術。 12月上旬,在隨州市大洪山醫院,剛剛做完骨囊腫手術的長崗鎮大洪山村村民楊育翠在住院康復中。她感慨,大洪山地處山區,以前看病不方便,有時只能去市區;現在當地醫療條件好了,在家門口就能治好,方便又實惠。 楊育翠和丈夫住在長崗鎮鎮區,幾個孩子都已成年在外地工作。此前就診時,聽醫生說要做手術,一家人都非常擔心。“若是以前,我肯定會選擇去市里做手術才放心!”楊育翠說,這次大洪山醫院協調請來了隨州市中心醫院的骨科專家親自為她做手術,在鄉鎮享受到市區三甲醫院一樣的醫療服務,大大減少因就醫來回奔波的辛苦和費用。不僅如此,根據醫保相關政策,基層醫院看病,報銷比例更高,楊育翠此次治療費用也節省了不少。 據了解,大洪山醫院前身為隨縣長崗鎮衛生院,由于建院時間短、人才缺乏、設備陳舊、地理位置偏遠等原因,醫院發展緩慢,無法滿足景區群眾的健康需求。2014年4月1日,市中心醫院托管大洪山醫院打造緊密型醫聯體模式,從管理、技術、設備、文化等方面對該醫院給予全方位“輸血”,提高安全質量管理和醫療護理服務水平,醫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地群眾也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看病不用跑城里,鄉鎮也能做檢查。過去大洪山醫院的放射科僅配備DR等基礎設備,拍片清晰度有限。疫情期間,CT檢查成為重要的排查和確診手段之一。為提升患者的診斷服務,今年醫院新增加了CT設備,并加入隨州市醫學影像?坡撁。當地患者可在長崗鎮衛生院進行CT檢查,然后將影像成片傳到聯盟會診中心,由具備資質的醫生完成診斷報告后再傳回鎮衛生院,由醫生進行后續診斷治療!叭缃翊迕駛冏鯟T檢查不用東奔西跑,省時省力還省錢!贝蠛樯结t院CT室放射技師陳文廣說。 小病不出鄉鎮,大病綠色通道,就醫更方便更有保障。自托管以來,大洪山醫院在市中心醫院的幫扶下,打造了血液透析、放射科、功檢科、中醫內科等特色?,建成了隨南片區首個透析室,并整合功檢科室,優化配置功檢設備,常規項目檢驗水平和診斷水平基本達到市級醫院同等標準。雙方還建立了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大病經綠色通道快速轉往市中心醫院,康復階段再轉回。“大洪山看病比以往更放心、更便捷、更省錢!”在采訪中,許多患者都有這樣的切實感受。 大洪山醫院黨支部書記黃本清說:“在鄉鎮醫院工作已經30多年了,真切地感受到了醫聯體建設為老百姓帶來的就醫變化!市中心醫院托管大洪山醫院后,推動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帶來了先進管理理念、專家人才、醫療技術等,讓鄉鎮醫院得發展,基層群眾就醫得實惠! 短評: 讓醫療服務更惠民更便民 看病就醫是群眾的大事,便民利民是醫改的基本目標。分級診療制度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不僅是落實“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行效率、增強醫療保障資金可持續性的有效途徑,對于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十四五”期間,我市應立足當前,放眼長遠,持續加強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健全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加強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院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組建縣鄉聯動、鄉村一體的緊密型醫療聯合體,推動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和縱向流動;堅持上下聯動,繼續推行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縣鄉村一體化改革,不斷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積極加入醫聯體,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堅持自愿、優惠原則,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為群眾提供更惠民、便民的醫療衛生服務。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