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孟靜)1月28日,丹江口市習家店鎮習家莊易地搬遷新居整齊排列。不遠處,壘球棒球扶貧車間一派忙碌,孫貴英帶著20余名婦女飛針走線,縫制棒球。“政府幫我申請了8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做壘球、棒球來料加工,2018年我們全家脫貧,迎來新生活!”孫貴英的臉上幸福洋溢。據悉,該鎮23個村建起壘球棒球手工作坊,輻射帶動周邊1000余名貧困戶從事壘球棒球手工縫制。 習家店鎮的變化是全省易地扶貧搬遷成效的縮影!笆濉币詠恚31.84萬戶88.23萬人喜遷新居、全部脫貧,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 湖北有武陵山、秦巴山、大別山、幕阜山四大集中片區,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約占全國總搬遷數量的十分之一,搬遷規模居中部第一、全國第四,工作任務重,責任大。 “人往哪里搬、錢從哪里籌、地在哪里劃、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態如何護、新村如何管?”每一問都深刻考驗著各級黨委政府的決心、智慧和能力。 全省嚴格制定易地扶貧搬遷作戰圖、責任書、時間表,將“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 省委、省政府統籌謀劃,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因地制宜,綜合施策。省發改委牽頭,創造性探索出“五聯動”“五到縣”“五統一”“五靠近”“五條線”“五基本”“五機制”的“七個五”模式,實現上下齊抓共管,以崗定搬、以業促遷,確保搬遷一戶、脫貧一戶。 各級黨委政府和無數易遷干部勠力同心、奮發有為,搶晴天、戰雨天。在竹溪縣匯灣鎮青巖溝村,當地政府和村兩委班子充分尊重百姓意愿,在靠路邊、有土地的地方,按適度集中的思路,建起3個易遷安置點。按照“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要求,為易遷戶建設豬圈、雜物間,調劑菜園,大大方便了集中安置后百姓生產生活。 “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基本解決,但扶貧投入只增加不減少,幫扶力量只加強不削弱。”省易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正全力鞏固易遷脫貧成果,對易遷安置區中的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及時開展針對性幫扶,逐戶逐項消除致貧返貧風險。省扶貧辦副主任蔡黨明表示,省扶貧辦將和省發改委、農發行省分行密切合作,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計劃五年內投放120億元,用于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扶持。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