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云 通訊員 徐靜 胡曉奎 獲獎感言: 一村一業 致富產業多點開花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脫貧攻堅,產業為先。洛陽鎮黨委、政府下足功夫,一村一村調研,掌握村集體實際,聽取百姓的想法。 該鎮因村施策,提出“一主兩特十二輔”的產業發展思路,即以香菇產業為主導,以銀杏、小龍蝦產業為特色,以生態黑豬、油茶等12個產業為輔助,為18個村(居委會)“量身定制”富民產業。 邱畈村有種植香菇的歷史,因技術不到位,種出的香菇品相差,賣不出好價錢。2017年,該鎮整合資金,在邱畈村集中建起35個大棚,無償提供給貧困戶種香菇,并先后建起2個制棒車間、2間烘干房、2座冷藏庫,還請來專家入棚指導。 該鎮黨委書記、鎮長李婉鶯介紹,全鎮采取村級統一流轉土地、統一搭建香菇大棚、統一點種制袋、統一技術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主管理、自主受益的“四統一兩自主”模式,降低了種植風險,提高了貧困戶種植熱情。 原貧困戶孔春梅種了2個棚1萬棒香菇,在專家指導下,香菇收益明顯增加,一年純收入5萬多元!艾F在是越忙越有希望,越忙越開心!彼χf。 如今,全鎮香菇種植規模達500余萬棒,產值5000余萬元,吸納700余名脫貧戶加入。 一戶一策 精準扶貧不漏一人 脫貧路上,不落一人。洛陽鎮細化幫扶措施,做到“一戶一策”“一人一法”。珠寶山村脫貧戶郭永紅在家養了200多只雞,但她出過車禍,行動不便。村干部隔三岔五上門收購土雞和雞蛋,依托村內電商服務站銷往全國各地!拔抑还芏囵B些雞,不愁賣!惫兰t滿懷信心。 “因村派人幫扶,因戶因人施策,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把扶貧真正地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李婉鶯說。 2015年,張畈村原貧困戶郭猛養雞失敗,打起了退堂鼓。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多次上門談心鼓勵,幫忙分析失敗原因。 次年,重拾信心的郭猛種上1萬袋香菇、養了3000只土雞,在村技術指導下,實現了“豐收”。當年,一家人成功脫貧。這些年,郭猛的種養規模不斷擴大,每年收入10多萬元。 精準扶貧中,該鎮堅持一個原則,能干事想干事的,就送信息、送技術,幫忙找出路;有勞動能力卻缺乏信心或者“等靠要”的,就上門做工作,扶貧扶智扶志一起抓;確實無勞動能力,就做實政策兜底…… 一鎮一品 全域旅游帶動鄉村振興 銀杏、九口堰,是洛陽鎮最好的IP!昂笔÷糜蚊偂保沁@個隨南小鎮的金字招牌。近年來,洛陽鎮依托新四軍第五師九口堰紀念館、千年銀杏谷等旅游資源,在“紅色文化、金色銀杏、綠色生態、傳統古村落”上做文章,大力發展全域旅游!耙跃包c帶鎮村,借旅游助脫貧攻堅,帶動鄉村振興。”李婉鶯說。 經過多年打造,該鎮的新四軍第五師革命舊址、國家4A級景區千年銀杏谷、明玉珍故里、乾元山太乙古觀等景區年接待游客60萬人次。秋季賞銀杏黃金時期,千年銀杏谷景區每日游客接待量過萬。 在旅游帶動下,該鎮農家樂火了,全鎮有農家樂百余家、農家旅店35家,帶動就業2800余人,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