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彭曉華 劉冬 通訊員 程淇 3月3日,春風和煦。廣水市快活嶺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獼猴桃基地,鮮綠的嫩芽爬滿枝頭,煞是喜人!矮J猴桃種植是個精細活,48道工序每一道都馬虎不得。這兩天準備抹芽,四月初開始人工授粉……”基地負責人袁斌介紹。 袁斌是廣水本地人,高中畢業即南下深圳務工,做過餐廳服務員,當過電子廠工人,后來自主創業辦公司,自己當“老板”。2013年,袁斌回鄉流轉500畝土地,種起獼猴桃。 跳出“農門”,又返鄉重新當農民,袁斌自有一番考量!澳贻p人都外出務工了,村里土地大面積荒蕪,特別可惜,地總得有人種呀!” 袁斌介紹,廣水冷暖適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屬獼猴桃適宜產區;厮a獼猴桃形美、色優、味佳,市場競爭力強,產品遠銷武漢、深圳、北京等全國多個城市。去年,基地獼猴桃總產量達28萬斤,產值350多萬元。 看似風光的背后,袁斌的創業之路走得并不輕松。2016年,初嘗“甜頭”的袁斌將獼猴桃種植面積增至1800畝,不料遭遇“滑鐵盧”,基地果樹突發潰瘍病,逐漸萎縮枯死!耙粋月內,90%的果樹得病,直接經濟損失達500萬元!毖鄢蛑麡湟豢每盟廊,袁斌深感“無路可走”。 “搞農業是件艱難的事,把它干好不容易,但如果我做好了,那說明我還有點兒本事!眱赡旰螅环數脑蟆熬硗林貋怼,一邊調整種植策略,減少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引進黃心獼猴桃、李子樹等果樹品種;一邊與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合作,改種抗病、耐暑的“東紅”“金紅”等紅心獼猴桃優良品種。同年,袁斌赴陜西眉縣考察學習多主干高位嫁接種植法,即培育獼猴桃樹苗時,在野生獼猴桃樹干1.5米以上處,嫁接多個紅心獼猴桃主干。“今年計劃實施獼猴桃樹避雨栽培,在果樹上方搭建雨棚,減少雨水侵蝕,可有效切斷潰瘍病傳染途徑,將發病率降低到2%左右!痹笳f。 產業發展漸入正軌,也帶動了周邊村民穩定增收。袁斌介紹,常年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有30余人,人均月工資達4000元,季節性務工的有60余人,人均月工資達3000余元。袁新朝是快活嶺村脫貧戶,妻子因病喪失了勞動能力,全家人以種地為生,過去全年收入僅5000多元。獼猴桃基地建成后,袁新朝在基地負責除草、施肥等工作,一年下來收入4萬多元。 在外能人返鄉了,外地客商也來了。2017年起,浙商李小明先后在廣水投資6000余萬元,流轉土地3200畝開展獼猴桃種植。去年,基地的獼猴桃銷往武漢、上海、杭州等地各大水果批發市場,直供“百果園”全國水果專賣連鎖店。同時,基地通過流轉困難戶土地、吸納困難戶入股分紅及務工,帶動93戶困難戶穩定增收。 袁斌、李小明的成功給當地果農帶來很大鼓舞。2013年以前,廣水市獼猴桃種植面積穩定在2000畝左右。此后相繼涌現出十里街道辦事處袁家東灣、雙龍果園,蔡河鎮燈崗,武勝關鎮青山村等一批獼猴桃種植基地。截至去年底,廣水市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5000多畝,畝均年產值超2萬元,成為該市產業扶貧和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