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聞網消息(洪湖臺 李芹艷 報道 柳波 編輯)今年,“就地過年”的號召催生了網購年貨的熱潮。在洪湖,當地的特產青泥巴藕供不應求,賣藕大戶王文娟兩口子最近忙個不停。今天的新春走基層,咱們去王文娟家的倉庫看看。 春節期間,洪湖工業一巷的工廠大都放了假。深夜里,燈火通明的一角,是王文娟家的倉庫。 資料圖 從1月20日開始,王文娟的淘寶店鋪、抖音店鋪以及微信等平臺的訂單,已經比去年同一時段翻了三倍。 客戶的買買買越來越霸氣,從點著要幾節藕,變成直接打一筆“巨款”,讓夫妻倆看著配貨。最后,他們幫客戶搭配了20份東西,每份裝有5斤藕,還有魚、肉。 臘魚、臘肉,都是王文娟今年剛上新的產品。臘貨搭著藕賣,量大得很,帶動了附近十幾位村民給王文娟腌臘貨。 王文娟9歲的大女兒和5歲的小兒子,最近也常常到倉庫當小幫工。今晚,他們的任務是貼標。 王文娟確實挺累的,安排好今晚的工作,就要操心明天的訂單了。工作人員一核算,發貨量比今天又多了1000斤,得招一些臨時的挖藕工、打包工了。 為此,王文娟在網上發布了招聘視頻,中午包午飯,一天工資150元。這條深夜的招聘小視頻,很快得到了回應。早上八點,王文娟和往常一樣去藕塘邊安排當天的挖藕任務,鄰村的謝師傅便來報名幫王文娟挖藕了。 寒冬臘月,藕塘里還有這番忙碌的景象,這是王文娟和丈夫2008年返鄉創業以來,一直所期待的。他們當時放棄廣州的白領工作,回到農村賣藕,被很多人瞧不起。但現在,合作社的年銷量達到500萬元,帶動附近60戶老鄉增收;今年一月份,合作社銷量更是沖到100萬元。這除了和“就地過年”有關之外,還離不開王文娟和丈夫對“洪湖青泥巴”農產品品牌的打造。 王文娟表示,農產品的品牌就像人的名字,有的客戶第一次買了青泥巴藕,覺得很好。但是如果沒有名字,他下次就難找到了,他們夫妻倆的夢想,就是把洪湖青泥巴藕打造成中國第一的農業品牌。 有了品牌,王文娟的藕參加了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并斬獲金獎,藕的售價從一斤十一二塊提升到二十七塊八。為了更好的推廣品牌,王文娟天天下泥地直播、拍短視頻,從一個嬌小的妹子變成在泥地行走自如的“鐵娘子”。她的幫手,兩個90后妹子,也和王文娟一樣,裸辭回鄉,把事業種在泥地里。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