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福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秉承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的重要理念、重大實踐,著力在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外向型經濟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進入新發展階段,福建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對“第二故鄉”福建深情眷戀、高度重視,多次對福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賦予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大使命。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考察指導,提出了“四個更大”新要求,明確要求福建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 福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秉承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的重要理念、重大實踐,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在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外向型經濟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福建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親自擘畫的“數字福建”發展藍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辦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提升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去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超過2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5%,力爭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突破4萬億元,“數字福建”建設和數字產業集群發展取得更大進步。 加快數字產業化。持續放大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平臺效應,鞏固提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優勢產業,超前布局量子信息、類腦計算、神經芯片、DNA存儲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區、數字經濟體制機制創新先導區。實施數字經濟園區提升行動和數字優質創新企業培育行動,打造5個以上規模超千億元的數字產業集群,培育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科技小巨人、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創新企業。 加快產業數字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數字技術在產業推廣中的應用,推進數據賦能研發、生產、流通、服務、消費全價值鏈。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拓展5G工業應用場景,全面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實施企業“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構建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 加快數據資源化。組建福建省大數據公司,探索設立東南大數據交易中心,支持開展數據資產管理、數據交易、結算支付等業務,促進數據價值進一步釋放。有序穩妥探索企業利用網絡搜索、網上消費、網絡社交等數據,發展第三方數據服務。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增長點 福建海洋資源豐富,海域面積比陸地面積還大。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提出的“海上福州”“海洋強省”等戰略,統籌推進陸地和海洋、近海和深遠海資源開發,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居全國第3位。未來福建要實現更大發展,必須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力爭到2025年海洋生產總值突破1.8萬億元。 做強做優沿海產業。發揮福建沿海地質條件優勢,大力發展地下水封洞庫儲油,建設區域性油品交易中心和國際航運補給中心。聚焦臨海產業現代化,發展海工裝備、海洋船舶等產業,拓展沿海產業鏈條。加快福州國際深水大港和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優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大力推進“絲路海運”建設,打造便捷海上通道網絡。 做強做優深海產業。有序開發近海海上風電并逐步向深遠海拓展,延伸風電裝備制造、安裝運維等產業鏈,推動海上風電與海洋養殖、海上旅游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深海智能養殖漁場,實施深海裝備養殖示范工程,建設若干個綠色養殖示范區。探索建設深;驇欤瑯嫿êQ笏幬锱c生物制品產業基地,培育一批海洋高新企業。 做強做優遠海產業。發揮遠洋漁業優勢,支持“造大船、闖遠!,鼓勵發展大洋漁業,拓展過洋性漁業,加強南極磷蝦資源開發,促進海外綜合性漁業基地、水產養殖基地健康發展。提升水產品加工現代化水平,發展水產品冷鏈物流,培育一批水產龍頭企業和品牌。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福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生態福建、清新福建,森林覆蓋率連續42年保持全國首位,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從2015年的25.3%提高到2019年的29.7%。“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全面樹立綠色發展導向,持續增強綠色發展動能,努力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協同并進。 培育壯大特色現代農業。堅持科技興農、綠色興農,做優做大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閩工作時親自培育的水產、水果、蔬菜等特色產業,力爭到2025年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超3萬億元。穩定農產品生產,豐富鄉村經濟業態,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培育壯大文旅產業。突出紅色文化、海絲文化、朱子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優勢,建設藍色海絲、綠色休閑、紅色文化三大生態旅游帶,打造福州、廈門、武夷山三大旅游核心區,加快建設全域生態旅游省。以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支持福州三坊七巷、廈門鼓浪嶼等建設一流的中國歷史文化街區,推動武夷山、福建土樓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廈門創建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平潭打造國際旅游島,讓福建成為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 培育壯大低碳產業。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編制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快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鼓勵企業創建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加快紡織、鞋服、食品、建材等產業轉型,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等完成國家下達指標。 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拓展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福建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走在前頭”的重要要求,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著力構建大通道、發展大流通、開拓大市場!笆濉逼陂g,全省進出口規模穩步增長,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前列。我們將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建設開放強省。 發揮多區疊加優勢。深入實施“絲路海運”“絲路飛翔”等標志性工程,強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高質量建設“海絲”核心區。提升拓展自貿試驗區,大力培育跨境電商、離岸貿易等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福州新區、廈門經濟特區等開放開發。 發揮外經貿大省優勢。實施外貿品牌戰略,積極開拓亞洲、非洲、拉美等多元市場。創新引資方式,引導外資流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有效填平補齊產業鏈。用好進博會、“9·8”投洽會等展會平臺,吸引優質生產要素集中集聚。 發揮臺港澳僑優勢。實施新一輪閩臺產業合作計劃,推動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等優勢產業對接,促進兩岸經濟深度融合。深化閩港閩澳經貿、金融等領域合作,鼓勵閩企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力引進僑資僑智僑力,引導僑胞助力新福建建設。 進入新發展階段,福建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系統觀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篇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 王 寧)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