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鑄就應山紅 ——追憶應山早期黨組織的成立與發展 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劉冬 程淇 通訊員 李明 廣水市舊稱應山縣,地處大別山與桐柏山交匯處,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1925年,應山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東肖店黨小組誕生。兩年后,中共應山縣委成立。在共產黨人的帶領下,應山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大革命時期,他們組織開展農民運動,大造革命聲勢,成為“全省最好的縣份之一”。土地革命時期,他們不懼白色恐怖,多次舉行武裝暴動,革命旗幟始終高揚。 鮮血染大地,忠魂鑄豐碑。近日,記者奔赴廣水市檔案館,查閱黨史資料,聆聽專家講解,先輩們為革命信念奔走呼號、矢志奮斗的身影逐漸清晰…… 星火燎原,農民運動風起云涌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同年6月,應山各界開展聲勢浩大的聲援活動,聲討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罪行。1925年7月,何子述、莊子道、盧玉成等進步青年響應號召,利用暑期回應山開展革命活動。他們走村串戶,開辦讀書會、舉行愛國青年演講會、秘密散發進步書刊,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聲討帝國主義列強罪行。 7月下旬,經盧玉成等人介紹,陳杰臣、馬其松、樊仁軒等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后,他們秘密召開黨員會議,宣布成立應山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東肖店黨小組。 1923年,“二七”京漢鐵路大罷工失敗,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工作重心轉向農村,發動農民運動。1926年底,應山小河農民協會成立。至次年6月,應山建起8個區農民協會、142個鄉農民協會,會員達6.7萬余人,占全縣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各農民協會均成立農民糾察隊,建立農民武裝。 捆綁土豪劣紳,揭露其罪行,責令其檢討認錯,游街示眾……應山農民運動如火如荼展開,幾乎每天都有土豪劣紳被送往縣城關押。頂峰時期,臨時看管所永陽書院關押土豪達200余人。與此同時,各級農民協會積極開展鄉村自治運動,將各級政府機關權力全部收繳,實行“一切權利歸農會”,長期被壓迫的農民終于翻身做主。 各級農民協會安排專門地方接待農民上訪,縣臨時黨部、農協機關成為“公堂”,每天都有破壞農民運動、抗拒減租減息的壞分子前來受審。即便是農田水利糾紛、家庭婆媳吵架等瑣事和矛盾,大家也愿意奔波幾十里路,找農民協會調解處理。負責縣農協庶務工作的負責人,每天都要審理官司幾十起。 1927年11月,駐地設在應山的京漢特委將分散活動的共產黨員組織起來,成立了中共應山縣委,下轄城區、廣水鐵路、廣水臘水河、高店柴家崗、太平樊家河、陳巷、駱店等12個黨支部,黨員達300余人。 不屈不撓,武裝革命如火如荼 中共應山縣委成立后,全縣建立了7個暴動據點和農民游擊隊。1928年1月13日,應山縣委決定組織武裝暴動,奪取應山縣城。攻城部隊分四路埋伏于城區四門附近,為避免認識混亂,所有人胸前佩一條赤帶,攻城口令為“江海赤”,城里內應同時發動。 因消息走漏,午夜攻城部隊發起猛攻時,遭到國民黨軍瘋狂反擊,暴動失敗。次日,國民黨應山縣政府組織軍警搜捕攻城人員,對農民游擊隊進行圍剿,城區黨支部書記曾傳經不幸犧牲。 攻城戰斗失敗后,應山縣委總結經驗教訓,決定把斗爭重點放在農村,開展農村武裝暴動。1928年2月始,應山農民武裝暴動掀起高潮,農村武裝割據局面基本形成,全縣黨員發展到400余人,農協會員發展到1000余人,全縣大部分地區都開展了懲處土豪劣紳的行動,燒毀200余名土豪劣紳的房屋。 大規模的武裝暴動,觸怒了反動勢力,他們相互勾結,對農民游擊隊進行反撲。應山轟轟烈烈的農民武裝革命遭到嚴重挫折,全縣犧牲農運骨干60余人,百余名農民房屋被燒毀,約200余名農協會員流離在外。應山縣委被迫停止工作,全縣農運組織有的自行解體,有的轉入地下活動。 1928年12月,在中共湖北省委的幫助下,中共應山縣委重建,各級農民協會恢復活動。次年12月,應山縣委準備發動冷家灣暴動。因消息走漏,暴動還未發起便告失敗。國民黨應山縣政府在全縣進行大搜捕,許多共產黨員、農協負責人和赤衛隊員遭到殺害,應山縣委被迫解散。 1930年春,中共應山縣委再次重建,各級黨組織和紅色政權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至當年年底,全縣黨支部發展到15個、黨員100人,東南鄉建立了7個蘇維埃政權,赤衛隊也發展到一定規模。同時開展土地改革,廢除土豪劣紳的土地契約,將土地分配給貧苦農民。全縣武裝斗爭頗具聲勢,消滅部分反動武裝,對前期武裝暴動的告密者進行處決,對反動勢力形成了有力震懾。 時光流轉,初心不忘。為緬懷英烈,廣水市在印臺山文化生態園修建了應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歷史紀念館,積極保護修復吳店鎮新四軍第五師遺址、冷家灣暴動遺址、七里沖農民協會舊址等紅色遺址,推動全市黨員干部學習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