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通訊員 張莉 王華 隨縣新街鎮聯合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能力,走出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之路。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載體。聯合村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依托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引進一批生態農業項目,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投入資金10萬元,興建了一座5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每年可創集體收入近3萬元。積極筑巢引鳳,引進聯星生態、豐林種養等5家農業公司和專業合作社,養牛1500頭、養雞3萬只、養魚1500畝,種植優質黃桃等水果2000畝,年增加集體收入15萬元,帶動困難戶就業100人,產業人均增收2萬元。為方便村民銷售水果,村里投資32萬元,興建了一個350平方米的林果交易中心,有效解決了水果貯藏保鮮、外運成本高、銷售價格低的難題,深受廣大農戶好評。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能。聯合村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為鄉村的全面和持續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把人才“引回來”,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退伍軍人等各類人才回歸,先后引回11名能人回鄉創業;引導本地困難戶依托現有條件,搶抓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農產品市場分析、策劃和營銷等方面技能,興辦種養殖專業合作社5家,培育了一批本土致富帶頭人。 鄉風文明和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劑。聯合村因地制宜建設文化陣地,極大地滿足了村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探索村民自治的社會治理模式,村“兩委”干部按照“排班表”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建立健全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重大事項、重大問題、重點工作一律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執行。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積極引導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聯合村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農村生態環境,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硬化村級道路15公里,實現道路硬化組組通,到戶率達95%;積極開展垃圾分類試點,聘請長期環衛工6人,投放分類垃圾桶200個,保障了村容村貌整潔有序。將全村道路劃分黨員管護責任區,由黨員自主認領一段道路為各自的責任區,自覺維護責任區內環境衛生,管護責任區的好壞與黨員干部年終考核直接掛鉤。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全村建公廁5座,農戶改廁135戶,三級化糞池覆蓋率達到90%以上,整修塘堰15口,全村安全飲水率達100%。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