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美好生活 ——我市累計進行老舊小區改造274個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張清 通訊員 錢坤 夏章奇 11月18日上午,在隨州城區青年路中段的燃化小區老舊小區改造現場看到,小區內部改造已經完工,地下排水管網淤積問題得到解決,雨污水各暢其流,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老舊小區改造,事關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從市住建局獲悉,我市連續兩年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市政府“民生實事”內容。自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啟動以來,我市共啟動老舊小區改造274個,完工160個,正在實施114個,其中2019、2020年改造任務全部完成。今年納入改造計劃的151個小區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有68個已經完工,力爭今年底基本完成改造任務。 曾都區西城街道白云湖社區自2019年社區啟動老舊小區項目改造以來,先后完成了轄區6個老舊小區及2條背街小巷的改造工作,其中社區白云湖小區改造項目被認定為老舊小區改造市級示范小區。 “社區老舊小區較多,背街小巷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晴天揚灰,雨天泥濘,臟、亂、差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品質,居民群眾反映強烈。”該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9年,社區搶抓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機遇,將暢通“微循環”作為切入點,對轄區老舊小區、小巷道路進行全面摸排實施連片改造。2020年底,社區所轄的白云湖小區、沿河小區、二米廠小區、醬品廠小區、鐘表廠小區、摩托車廠小區及臨近的馬家巷、馬家南巷均按時高質量完成改造,社區人居環境大變樣。 老舊小區改造,解決的是群眾的身邊事。改哪些、怎么改,群眾最有發言權。市住建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堅持“政府引領,共同締造”理念,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其中,隨州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累計征集居民意見1600余條,采納建議1000余條,使老舊小區改造真正做到符合群眾意愿。 供水管道破損、雨污水合流、水電改造不到位、道路坑洼、停車位缺失等問題是老舊小區居民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改造前,組織多方聯合實地察看小區現狀,從居民最迫切最期望解決的問題入手,重點實施“雨污分流、水電到戶、道路修復、停車位、消防設施、安防設施”六項重點工程,切實改善小區居住環境。 圍繞破解老舊小區居民“爬梯之痛”,今年,我市制定出臺了《隨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為老舊小區居民加裝電梯提供了指導遵循。目前,隨州中心城區已受理加裝電梯57部,正在施工26部,老城區居民居住舒適度大幅提升。 堅持系統謀劃,我市將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重點建設任務相結合,在完善小區功能、提高環境品質的同時,一盤棋謀劃城市建設工作,提升城市品質。今年,市住建局結合前期編制的《隨州市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規劃》,將老舊小區紅線內與老舊小區紅線外改造工作一同謀劃、統籌實施,帶動老城區域整體發展提升,實施了中心城區老舊小區紅線外配套微循環道路及附屬設施改造項目(九大片區),目前,已完成1個片區改造,2個片區已啟動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市住建部門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要求,深化完善老舊小區改造方案,改善小區居住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改造中,充分挖掘城市文化,把城市記憶與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利用老舊小區改造契機,加大違建整治力度,打通老舊小區微循環和消防道,營造良好的小區環境。累計拆除違章建筑1100余處、1.8萬平方米,馳樂小區、絲織小區、沿河小區等小區,通過拆除圍墻、路障,暢通了小區道路、實現公共空間的共建共享。 堅持建管并重,做好老舊小區改造的”后半篇文章”。市住建局積極推動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老舊小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機制,創建“紅色物業”,引導小區引入規范化、現代化的物業服務企業和建立自治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業主代表)、下沉黨員共同參與的共商共治共管格局,確保老舊小區改造取得長效。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