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實事暖人心 ——曾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紀實 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吳財榮 通訊員 劉香凝 肖鋒 “我的不動產權證已經領到手了,再也不為無證而犯愁了”“沒有想到水電氣過戶這么迅速”……從最細微處著手溫暖民生,是曾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扎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曾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走基層、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用心用情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盼,有力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服務群眾零距離 曾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記在心中,落實到具體行動上。5月26日,南郊街道蘇家寺村一組村民肖某因擔心雨季危房倒塌造成安全問題,向該局申請個人住宅D級危房改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事項。該局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現場踏勘,耐心細致解釋國家現行法律法規、政策及該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辦理流程,一次性告知報件所需材料。同時,為避免雨季房屋倒塌造成人員傷亡,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優化工作程序,迅速向其核發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3月5日,南郊街道椅子山村三組居民到曾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反映,該村因地質災害,省級部門同意特事特辦建立災民安置點,手續邊建邊辦。但在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因其無合法手續讓其停工,希望該局協調有關部門特事特辦,以便災民安置點繼續施工。該局迅速到現場調查,了解到其確屬搬遷避讓工程,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支持安置點建設,最終該處繼續施工,及時完成了安置點建設。 民生跟著民心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曾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曾都區共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54個,共有安置戶246戶,分散在28個村。為迅速完成確權登記工作,維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戶合法權益,該局組建工作專班上門服務、加班加點,主動到各鎮、村收集資料、指導填表。同時,針對手續不齊全的問題,采取分類施策的辦法予以解決,將不動產權證書發到246戶易遷戶手中,受到群眾好評。 康牧專汽2020年征地335.2畝,占用北郊雙寺村、開發區六草屋村土地,由于雙方調田等原因,原土地權屬發生較大變化。該局多次到征地現場協調村委會,為農戶重新指界、確定界線,確保實際征地范圍權屬準確無誤,保護了被征地農戶的根本利益。 匯聚發展新動能 不搞“花架子”,聚力謀發展。曾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把時間花在基層,把企業裝在心里,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做矛盾的“終點站”,不做矛盾的“中轉站”。星光二路建設項目位于曾都經濟開發區,屬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優化城市路網,便于群眾出行和企業發展。該局積極與城投公司對接,及時組織相關人員現場查勘,對項目進行了用地預審,辦理了土地征收手續,有力地推進了項目的落地實施。目前,該項目已動工。 為保障湖北金龍公司工程進度,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建工作專班,積極主動開展“一對一”專項服務。由分管領導帶隊,積極與何店鎮工業園區控規制作團隊和金龍集團對接,到項目現場進行調研、踏勘,及時出具了金龍集團用地紅線方案,并根據企業需求和土地現狀先后多次調整征地范圍。7月15日,金龍集團295畝新征地獲省政府批復,金龍集團對該局高效高水平服務大加贊賞。 曾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繼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一樁樁實事、一件件難事,為建設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的曾都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