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社區基層治理根基 ——我市以黨建引領物業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張清 通訊員 蔣立軍 陳歡歡 物業管理是社會治理的“細胞”。近兩年來,我市大力推進“紅色物業”創建,以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和居民小區治理創新,促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2月13日至15日,市住建局、市物業行業黨委聯合舉辦全市物業行業黨組織負責人集中教育培訓班,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物業企業黨組織建設,增強物業企業服務社會能力,為建設“漢襄肱骨、神韻隨州”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讓組織生活實起來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13日上午9時許,市住建局二樓會議室,我市56家物業企業黨組織負責人舉起右手,集體重溫入黨誓詞。隨后,在市住建局、市物業行業黨委的組織下,大家集中學習了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市住建局機關黨委相關同志為大家作《嚴格和規范黨內組織生活》輔導報告;集中參觀市住建局黨風廉政教育中心;集中觀看革命題材電影《長津湖》。 樹立黨建工作應有的樣子。培訓班首日流程和內容,完全按照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形式設計,讓56家物業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過了一次組織生活。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有136家物業企業,但符合成立黨組織的只有56家,且基本上都是2020年以后成立的。由于成立晚、基礎差,各物業黨組織開展工作參差不齊,有的黨建活動不經常開展,有的活動開展不規范,如果不能及時幫助加以糾正,很容易變成“軟弱渙散”組織。 “物業企業黨支部是社會基層治理體系的末梢,抓好物業黨建工作是我們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基礎工程。規范開展組織活動,十分緊迫而又必要!笔凶〗ň指本珠L、市物業行業黨委書記王天宏表示。 為幫助全市各物業企業抓好黨建工作,本次培訓班還專門邀請了省物業協會同志,為大家作《黨建引領智慧物業建設》輔導報告。 讓物業服務活起來 “紅色物業”創建,落腳點在于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以創建為契機不斷提升物業行業和基層服務水平,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此次全市物業行業黨組織負責人集中教育培訓班期間,還舉行了“紅色物業”講堂,四家物業企業黨組織負責人以談體會、講感受方式,和大家分享企業發展管理經驗、創建成果,以及黨建引領物業服務給行業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紅色物業’創建啟動后,我個人也是不理解、一知半解。何為‘紅色物業’?紅在哪里?”瑞庭物業負責人劉桂君談體會時表示,“紅色物業”創建,就是通過黨建引領,重塑物業的服務格局,引領物業企業在追求利潤和效益的同時,還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碧桂園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碧桂園小區打造“1453”紅色物業體系,落實“三方聯動”服務機制,常態化收集社情民意、精準化提供物業服務,搭建好物業、社區、居民之間橋梁,打通黨組織聯動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該小區所在的風光社區組織下沉黨員開展人口普查、環境大清掃等志愿服務活動,密切與居民群眾的聯系;召開“三方聯席會議”20余次,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交通堵塞等問題40余個。 “互學互鑒,通過同行間交流分享,對‘紅色物業’創建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把黨的組織有效嵌入物業企業,既有助于推動物業企業服務質量水平提升,又能為城市基層社會治理作出更多貢獻!眳⒓优嘤柊嗟奈飿I企業負責人表示。 讓基層治理強起來 物業服務,涵蓋秩序管理、綠化管理、水電氣安全等多個方面。進入冬季以來,居民用氣進入了高峰期。本次培訓班,市住建局專門邀請隨州中燃公司相關同志,為參訓人員就燃氣安全知識進行詳細講解,進一步強化安全用氣意識,防微杜漸,消除隱患。 與此同時,市住建局、市物業行業黨委指導各物業企業,與所在地社區黨委緊密聯系,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和防電信詐騙宣傳等工作。 為進一步增強物業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市住建局、市物業行業黨委還專門將“《民法典》中涉及物業章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隨州市“紅色物業”拓面提質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資料匯編成冊,供各物業企業學習。 采訪獲悉,目前,市住建局會同市委組織部擬定了《全市社區、小區、物業企業、業委會黨組織書記(負責人)培訓工作方案》,計劃用兩個月時間在全市以街道為單位分片分期實現黨組織培訓全覆蓋。目前已在東城街道、城南新區開展了兩期培訓,指導社區召開“三方聯動”會議2600余次,直接參加“三方聯動”會議50余次,推動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市住建局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以“紅色物業”創建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行業黨組織建設,發揮行業黨組織作用,推進物業服務提質增效,讓基層治理更加精準、精細,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