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流 通訊員 王歡 袁滿 春光好,春種忙。隨縣新街鎮河源店村的泉水柑種植基地,20余名村民正分工協作,挖窩、扶苗、培土、澆水……一株株綠苗在暖陽中迎風而立。村民忙碌的身影,在廣袤田疇之間織就美麗春忙圖。河源店村田地面積廣闊、地勢平坦,為尋找適合的發展產業,建立產業振興基地,村“兩委”一班人多次外出實地考察,最終選擇發展種植泉水柑。 “泉水柑果肉細嫩、汁液豐富、甜酸可口,備受人們喜愛,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恰巧河源店村七組別名泉水沖,又有閑置大棚,就這樣泉水沖與泉水柑“一拍即合”,順利“結緣”。河源店村黨支部委員曹杜一邊查看栽下去的幼苗,一邊介紹道,“泉水柑怕霜怕凍又不耐熱,特別是幼苗,只能種在溫控大棚內。如果棚內氣溫升到20度以上,就要開棚通風降溫,不然幼苗會因溫度過高燒死,我們聘請了專業技術員對泉水柑基地進行管護。” 據悉,該村還成立了青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投資50余萬元,新建保溫大棚70多個,安裝滴灌和噴灑農業灌溉設備,去年種了30畝,今年又新增50畝。 該基地采用“村集體+村干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流轉土地80余畝,共引進泉水柑2500株、“優雅”品種柑橘1500株,吸納本地20多名村民從事育苗、栽種、管護、采摘等工作。 河源店村七組王大媽,今年59歲,是基地的老“員工”了,“農忙之余來干干活,活不重,一小時十塊錢,一年下來大幾千,還可以提前去接孩子放學! “明年打算再增100畝。去年種下去的一批,今年就能掛果了,每棵樹能收五六斤果子,預計產值30萬元。泉水柑進入盛產期后,收益能翻幾番。”曹杜表示,下一步,村委會將對基地提檔升級,發揮資源優勢,結合河源店紅色革命紀念館,推廣觀光旅游和泉水柑采摘樂體驗等項目,不斷推進現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蹚出鄉村振興的河源新路子。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