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通訊員 高曉涵 蔡夢昆 6月3日,在廣水市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內,8名坐席員正通過“智慧城管”系統實時調度工單。屏幕上不斷彈出的案件信息顯示:觀瀾郡超市西南方向77.71米處發現餐廚垃圾遺撒污染、籃球協會西北方向約81米處的道路不潔……這些城市管理問題正通過“智能監控+人工巡查+快速處置”的閉環模式實現高效治理。 科技賦能 構建“空天地”立體監管網絡 2021年,廣水市投資598萬元建成“智慧城管”系統,以科技手段重塑城市治理格局。該系統通過65個高清攝像頭矩陣,對全市東南西北四大片區約26平方公里區域實現全方位覆蓋,將公用設施、道路交通、市容環境等11大類城市管理事項納入“一張網”監管,形成“空中天眼”監測體系。同時,15名信息采集員劃片包干15個責任網格,每日通過步行巡查形成“地面雷達”,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立體監管網絡。信息采集員潘巧林現場演示了問題處置流程:“發現問題后,通過APP拍照上傳并標注定位,坐席員會第一時間匹配責任部門處置。遇到零星垃圾等簡易問題,我們可直接現場處理。” 協同增效 跨部門聯動破解治理難題 “智慧城管”系統不僅實現了物理空間的全域覆蓋,更打通了部門間的協同壁壘。該平臺與交警部門、供電部門等多個部門建立協同辦理機制,通過數據共享、難題共商、問題共解,形成“大城管”治理格局。“過去部門間‘信息孤島’突出,協作效率低,一天最多辦結10件工單,復雜問題往往積壓數天!痹撌袛底只枪苤笓]中心負責人岳強介紹,系統運行后,工單處置時長從“按天計算”壓縮至平均30分鐘,日均辦結量從10件躍升至100余件,處置效率提升10倍。 數據驅動 從“被動處置”到“未訴先辦” “‘智慧城管’系統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問題處置效率的提升,更在于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治理模式的革新!睆V水市城管執法局負責人表示。系統統計顯示,辦結案件中,公用設施類案件占比超50%,其次為園林綠化和市容環境類案件;诖,廣水市城管局有針對性地調整巡查策略,在案件高發時段增派執法人員駐點,實現問題“提前干預、源頭治理”。 運行至今,廣水“智慧城管”系統累計辦結案件130810件,結案率達99.15%,標志著廣水市城市治理正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治理”加速轉型。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