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劉冬 通訊員 高曉涵 章培培 7月25日,廣水市應山街道南關社區雨污分流項目改造現場,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鋪設管道。 居民徐曉忠看著繁忙的施工景象,心中滿是感慨:“堵了我們多年的‘心病’,總算被你們連根拔除了!” 南關社區地處廣水市應山城區核心地帶,社區歷史悠久、地勢低洼,排水系統陳舊。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洗衣機、熱水器等家用電器全面普及,社區生活污水排放量劇增。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老舊管道卻不堪重負!蹦详P社區居委會委員曹燦介紹。更糟心的是,每逢大雨,污水便通過地漏倒灌進居民家中,巷道里也污水橫流,嚴重影響大家生活。 “年年反映,年年疏通,就是治不了本。”曹燦一臉無奈。 曹燦認為,問題遲遲得不到根治,癥結就在于工程改造涉及范圍廣、協調難度大,加之老城區地下管線錯綜復雜,如同一團亂麻,“誰都不敢輕易去動”。 轉變發生在今年。廣水市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推動黨員干部下沉一線,主動到問題最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開門納諫”。南關社區的問題被擺上了“必須解決”的議程。 說干就干。應山街道牽頭,勘測、設計、招投標等各項工作迅速啟動。面對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和老路段,一張設計圖紙前后會審修改了4次,“為的就是把工作做到最細,把對居民的影響降到最低”。 今年3月,這項總投資約500萬元、全長1400米、涉及尚家巷及長信西巷152戶居民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工程看得見,但“看不見”的矛盾和問題,才是真正的考驗。 “我家后面有擋水墻,門前這下水道沒蓋板,正好能排水,不用改!”一戶居民因自家獨特的房屋結構,對改造十分抵觸。 一大早,曹燦就來到他家門前!袄细,您聽我說!辈軤N指著圖紙,耐心解釋,“擋水墻拆了,您家門前能寬出40公分。門前這溝,我們給您換上結實的蓋板,安全又美觀,您一分錢也不用掏!” 看對方仍在猶豫,曹燦又把周邊的老鄰居請來一起勸說:“聽小曹的,沒錯!”“大家都改,就你一家不改,水還是排不干凈!”……一個小時的“車輪戰”,終于勸說成功。 原設計管網都從居民門前走,可勘查發現,有四五戶人家的雨水是向屋后排,怎么辦?項目組當即決定:臨時加項!為這幾戶人家額外鋪設了近20米的管道,從屋后繞到屋前,再并入主管網。 工程改造中,又暴露了另一個隱患——老舊的自來水管道銹蝕嚴重,一碰就破。整個夏天,片區停了20多次水,居民怨聲載道。 借著地面已經開挖的契機,應山街道積極向上溝通,與廣水市自來水公司多次協調,又爭取到一筆項目資金。施工隊無縫銜接,耗時30天、趕在7月上旬,將1000米的自來水管網全部升級改造完畢,困擾居民多年的用水難題一并迎刃而解。 如今,152戶居民的污水管網改造已基本完成,實現了污水進管網入廠處理。雨水管網改造正加班加點推進,預計9月全面完工。 “作風真的變了,以前是我們推著走,現在干部們主動往前沖,把問題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毙鞎灾艺f,“地下管道通了,大家的心氣也順了,現在每天臉上都是樂呵呵的!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