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管理提“顏值” 文明創建增“品質” ——我市深化城市管理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王聰瑩 通訊員 萬樂樂 王珊 “以前這條路兩邊都是攤販,上下班很不方便,現在路過更加舒心了!”家住隨城明珠路的市民張婷指著整潔的街道欣慰地說。這樣的變化正在我市大街小巷悄然發生:出門出店經營少了,市容秩序更規范了;街頭“牛皮癬”廣告牌匾不見了蹤影;大街小巷更清爽了;共享單車停放有序,市民出行更便捷了…… 今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以系列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讓市民真切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升級”。 聚焦難點頑疾 市容秩序煥新顏 結合“清潔家園”行動、農貿市場周邊專項整治、尋根節沿線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我市集中力量開展市容秩序整治攻堅。上半年,隨州城區累計清理規范出門出店經營、占道經營、流動攤販6.8萬余處,有效暢通了城市道路,還路于民。在烈山大道開水果店的劉老板深有感觸:“以前各家都在店外擺貨,我們也不得不跟著擺,道路擁擠,還不好停車,現在統一規范后,整條街整齊多了,顧客反而更愿意來了!“牛皮癬”廣告是城市管理的難點痛點,各種非法小廣告不僅破壞市容環境,更可能滋生虛假詐騙信息,威脅群眾財產安全。曾都區城管執法局聯合各街道(管委會)全面開展“牛皮癬”廣告專項整治行動,還市民一個清爽的公共空間。行動開展以來,清理“牛皮癬”廣告33.15萬處,完成2890個樓道粉刷,粉刷墻面126萬平方米;立案查處違規張貼非法廣告案件7起,下達整改通知書20份,移送問題線索26條,實現全鏈條源頭治理。 創新環衛體系 擦亮城鄉“底色” 環衛保潔是城市的臉面。我市大力推進環衛體系創新升級!艾F在垃圾桶不僅變大了,還不漏不臭,最重要的是每天都有專人上門來收,我們再也不用為倒垃圾發愁了!”家住水岸藍橋小區的劉大爺高興地說。據了解,我市正逐步推進撤箱并點及“三無”小區垃圾轉運,并同步為2.4萬戶居民配發家用廚余垃圾桶,有力推動了生活垃圾的家庭源頭分類。在沿河大道、漢東路等主干道,遷移、撤收路邊垃圾桶97個,實現道路“無垃圾、無污跡、無污水、無積塵”的高標準保潔。 在農村地區,“一坑兩桶三上門”的垃圾分類治理模式覆蓋率達55%,超額完成階段性任務;各鄉鎮選擇適宜的垃圾收集、轉運方式,建立了高效的垃圾收運管理體系。 規范停車秩序 暢通城市“微循環” 針對市民關注的“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市城管執法委直面民生難題,協同交警、交通、市場監管、國投公司、街道等部門單位,從新增停車資源、規范執法管理、推動資源共享等多維度發力,打出一套緩解停車難“組合拳”。截至目前,隨州城區老火車站片區、帶涢閣社區、香山怡景小區(西門)、隨城山公園等4處停車場已建成,新增車位379個。針對老舊小區夜間停車難題,市公安交警適時推出“夜間臨時停車”便民舉措,在主城區老舊小區周邊符合條件的支路和非機動車道施劃夜間臨時停車位1318個,實行“晚上7時至次日7時免費停放”。 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長期以來被市民詬病。對此,曾都區城管執法局積極協調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科學優化投放布局,在城區“四橫四縱”主干道新增施劃共享單車規范停放點位193個、新增停車泊位1604個,將城區共享電動助力車投放量從1.1萬余輛壓減至5000輛以內,降幅達54.5%,從源頭上緩解過度投放帶來的亂停放壓力!艾F在共享單車都有固定停放點,路上亂停的車少多了,我們接送孩子上下學也安全多了!痹谠紖^實驗小學門口,正在接送孩子的家長李智武指著新施劃的停車區說道。 堅持宣傳教育與執法管理相結合,我市累計發放規范停車倡議書9000余份,發送違停提醒短信15000余條,引導市民養成文明停車習慣。 城市管理不僅改變了城市面貌,更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市城管執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城市治理創新,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為建設宜居宜業的文明隨州注入持久動力!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