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區是荊州市中心城區,總面積492平方公里,人口50.5萬,黨員18831名,轄5個鄉鎮、1個管理區、5個街道辦事處,77個社區、85個村(分場)。全區共設社區黨委36個、社區黨總支30個、社區黨支部11個,街道社區黨員8661名。近年來,沙市區以社區黨建為龍頭,以構建和諧社區為主線,以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為目標,緊緊圍繞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定位,創新載體,大力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暢通居民群眾利益訴求渠道,社區居民自治水平逐年提升,有力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熬用裾f事”工作經驗在《人民日報》、《中國消費者報》、《湖北日報》等中、省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和推介。沙市區連續兩輪被命名表彰為“全省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示范區”,先后兩次授予“全省社區建設示范區”稱號,今年10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 一、背景與起因 “居民說事”制度是以社區黨建為龍頭,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實現社區居民自治的工作機制,是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民主管理的管用平臺,是推進基層民主的有效途徑。 。ㄒ唬⿻r代前景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提出,要拓寬黨員意見表達渠道,建立健全黨內事務聽證咨詢、黨員定期評議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等制度。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心里話,營造黨內民主討論、民主監督環境。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在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方面的作用。因此,積極探索暢通黨員群眾利益訴求渠道,真正落實黨員群眾“四權”,實現居民自治的有效途徑和辦法成為當前組織工作的重要課題。 。ǘ┈F實起因 2006年初,沙市區勝利街道航空路社區一樓道內,因下水道堵塞,不僅樓道內污水四溢,而且蔓延到居民家中,嚴重影響居民工作和生活。居民們多次找物業、開發商和有關部門反映,但各方總是互相推諉,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最后,在區政府的協調下,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物業、開發商、城建、環衛等部門,與居民們坐在一起,心平氣和地協商,才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并不難解決的“難題”。透過這件事,航空路社區的工作人員發現,社區群眾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看起來都是些與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情”,但這些“小事情”如果處理不當,常常會激化成大矛盾,不僅影響鄰里關系、社區和諧,而且會影響社會穩定。這些“小事情”引起的矛盾和問題之所以常常被“放大”,常常被“激化”,主要是居民遇事沒有一個很好的訴說和解決的渠道。于是,他們就在每月5日、15日、25日接待群眾來訪,用“逢五說事”的辦法來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航空路社區的做法為我們探索了暢通黨員群眾利益訴求渠道的有效途徑,也成為沙市區“居民說事”的雛形。 二、經過與做法 (一)“居民說事”制度發展經過 沙市區“居民說事”制度經歷了試點、推廣、完善三個發展階段。 “居民說事”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區勝利街辦航空路社區的“逢五說事”,是解決居民群眾生產生活問題和矛盾的一種工作方法,是社區工作實踐的總結。2007年,勝利街辦在總結航空路社區“逢五說事”經驗的基礎上,在轄區15個社區進行全面試點,下發了工作方案,將“逢五說事”更名為“居民說事”,并使之制度化。“居民說事”在勝利街辦試行以來,共召開群眾“說事會”612場,接待群眾5000多人次,受理群眾反映的街容街貌、環境治理、亂搭亂建等問題100多個,解決96個,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提升了社區服務能力,培養了社區居民的民主意識,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威信,促進了和諧社區的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航空路社區和勝利街辦的實踐探索引起沙市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委認為,“居民說事”不僅僅是解決基層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一個有效舉措,更是發展基層民主、構建和諧沙市、加強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有效抓手,是社區干部群眾在發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方面的一項創新。于是,沙市區尊重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及時對“居民說事”進行調研指導,在調研中發現除了勝利街辦開展“居民說事”外,其他街辦社區也紛紛開展“居民懇談會”、“社情民意半月談”等活動,定期收集社情民意,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為了進一步規范、統一這項工作,2008年7月沙市區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區城市社區全面推行“居民說事”的實施辦法(試行)》,將其他活動形式整合到“居民說事”制度中來,并在全區77個城市社區全面推行。 2009年以來,沙市區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居民說事”制度。進一步拓寬“居民說事”平臺,通過建立企業職工說事廳、醫院患者說事廳等,擴大了居民群眾的參與面。進一步拓展“居民說事”的內容,在說鄰里小事、社區難事等基礎上,集中說國家大事、說社區發展大事,增強了居民群眾參政議政的主動性。進一步創新“居民說事”的方式,在收集群眾意見說事的同時,開展社區定題說事,由社區黨組織確定議題,組織居民群眾說事。通過深化和拓展,“居民說事”的影響日益擴大,效果更加明顯。 (二)推行“居民說事”制度的主要做法 1、規范組織設置。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是有效推行“居民說事”制度的前提。結合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沙市區在社區成立了“居民說事”調解委員會和議事會,具體負責抓好“居民說事”制度的落實。調解委員會由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部分轄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社區黨員和居民群眾代表組成,通過召開會議對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篩選,確定討論議題,并初步制定議題解決預案,列出需要討論協商的具體事項,提交議事會討論。議事會由調解委員會成員、本轄區的“兩代表一委員”、與議題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和專家、與議題相關的當事人組成,通過召開會議,議定解決方案和具體措施。 2、制定工作流程?茖W規范的工作流程是有效推行“居民說事”制度的關鍵。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沙市區制定了說事、理事、議事、辦事、評事、查事“六步工作法”。第一步,開放說事。采取接待群眾“說”與登門入戶“說”相結合、固定時間“說”與隨遇隨“說”相結合、當面“說”與電話“說”、書面“說”相結合的方式,讓群眾隨時說事、隨處說事。第二步,分類理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分類登記。能當場協調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和牽涉面大的難事,整理成議題,并告知當事人。第三步,民主議事。對牽涉面廣的重大事項,采取民主協商、集體決策的辦法,以圓桌會議形式研究確定解決方案。第四步,明責辦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按照“分類辦理、分級負責、上下聯動、整體配合”的原則辦理議定事項,明確責任主體、辦理時限和工作要求,做到小事不出居民組,大事不出社區,上訪不越級。第五步,公開評事。建立說事議題反饋、結果公示等制度,對群眾反映問題的相關事項、辦理責任人、辦理措施、辦理結果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第六步,追蹤查事。建立由社區黨員和居民代表組成的“居民說事”督辦組,對一般問題定期督辦,重大問題跟蹤督辦,對辦結事項,及時向議題提出人和利益相關方進行反饋。在社區實行“六步工作法”的同時,沙市區把區直各職能部門參與支持社區“居民說事”的工作情況,納入部門行風評議和“三服務”考核內容,實行責任追究,督促各職能部門對社區“居民說事”所涉議題做到件件有回復、事事有著落。 3、完善各項配套。完善配套建設是有效推行“居民說事”制度的重要保證。沙市區注重完善與推行“居民說事”制度相配套的軟硬設施建設,在全區所有城市社區落實了“八有”,即有專門的說事廳,有說事的熱線電話,有說事的值班表,有說事的流程圖,有說事的記錄簿,有說事的公示欄,有說事的意見箱,有說事辦理的備忘錄,為有效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搭建了平臺,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保障。 三、“居民說事”制度的主要成效 通過近年來的實踐,“居民說事”制度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居民自治意識,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社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強化了社區黨建的龍頭地位,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通過推行“居民說事”制度,社區黨組織堅持以黨建為龍頭,統籌推進社區建設,堅持把居民群眾的需求作為服務的第一責任,充分調動黨員群眾的積極性,解決了社區工作在社會轉型中“環境管理難、失業人員就業難、弱勢群體生活難”等實際困難,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社區居民的各種需求,提高了服務居民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社區黨組織的工作方式實現了由領導式向服務式轉變,拉近了社區居民與黨組織之間的距離,大大提升了社區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有事到社區去說、說了能夠解決問題”正成為居民群眾的普遍認識!熬用裾f事”制度把干部聯系群眾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把干部和群眾置于平等地位,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通過“居民說事”這個平臺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拉近了距離,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群眾深有感觸地說:通過“說事”,干部與群眾說心里話的多了,和群眾爭爭吵吵的少了;實實在在干事的多了,漂漂浮浮、指手畫腳的少了;為群眾解決問題的多了,推去推來繞道走的少了。在白云橋社區活躍著一支以黨員為主體的志愿者隊伍--“彭國珍服務隊”。社區黨組織將“彭國珍服務隊”與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把“彭國珍服務隊”作為“干事”的主體,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居民群眾提供服務。經過“彭國珍服務隊”的多方努力,先后解決了居民反映強烈的共青小巷無路燈、公廁蹲位少等一些老大難問題,黨員志愿服務在該社區蔚然成風!芭韲浞⻊贞牎笔恰吧呈欣弦虌尵瘛钡睦^承和發揚,賦予了“沙市老姨媽精神”新的時代內涵,逐漸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黨建品牌。沙市區各社區以黨員為骨干,自發組織成立了70余支老姨媽社區治安義務巡邏隊,活躍在城區街頭巷尾;成立了112支社區志愿者隊伍,1.1萬名志愿者全天候免費為社區居民服務,成為推動社區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2、深化和改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完善了居民自治!熬用裾f事”制度源于基層,來自實踐,群眾樂于接受,干部便于操作,它以群眾踴躍說事、黨員干部扎實辦事的良好氛圍吸引了居民的廣泛關注,激發了居民的參與熱情,居民依法辦事、自我管理的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同時“居民說事”制度為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搭建了平臺,使居民群眾參與社區管理從無序到有序,群眾既是問題的提出者,也是解決問題的參考者、辦理結果的監督者,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突出,實現了群眾真正意義上的當家作主。勝利街辦航空路社區是個老居民區,舊式房屋較多,每個樓層內都設有垃圾通道,每到夏天蚊蟲肆虐,臭氣熏天,影響居民健康,特別是居住在一樓的居民更是怨聲載道。在今年的“創衛”工作中,社區擬將樓道內的垃圾通道封死,但有些居民以倒垃圾不方便為由表示反對,群眾意見不統一。社區黨組織將這一問題列為“說事”議題,把黨員群眾代表請到說事廳商議解決辦法。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黨員主動上門做群眾工作,最后大家一致通過了封死垃圾通道的方案,這一方案實施后,社區衛生環境大為改觀。 3、暢通了民意訴求渠道,維護了社區和諧穩定。實踐證明,一部分小問題釀成大禍端,就在于事情剛開始時無人管、無人聽群眾的傾訴,群眾的怨氣得不到及時發泄。“居民說事”以規范、統一、公開的說事流程確保了民意訴求渠道的真正暢通,徹底改變了以往社區訴求不暢的問題,將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使居民的表達訴求變得便捷有效,維護了社區的和諧穩定。據不完全統計,自該制度全面推行以來,全區共受理居民說事2400余件,已辦結2320件,群眾對“居民說事”的滿意率達到97%。自推行“居民說事”制度以來,我區社區治安案件和群眾越級上訪事件相比以前大幅下降,一些社區老上訪戶也放棄了上訪的想法。如解放街辦白云橋社區居民楊修英由于與原單位的工資糾紛,從2000年以來多次赴京、省、市上訪,由于她的訴求既有合理要求,又有過分因素,問題始終沒得到有效解決!熬用裾f事”制度推廣以后,社區組織信訪、勞動、人事等有關職能部門和社區黨員、居民代表等,就其上訪的問題進行討論,大家運用政策、法律、教育等多種措施,對她依法按政策進行理性引導,對其反映的問題實行綜合調解,既幫助她解決了問題,又促使她轉變了思想,由原來對社區工作漠不關心,轉變成現在積極參加社區環境衛生、為老服務、義務巡邏等各項活動,成為了一名社區服務的熱心人。 4、整合了社會資源,推動了社區發展!熬用裾f事”制度,使居民從利益訴求的“被動者”變成為“主動者”,從社區建設的“觀眾”變成為“演員”;使居民、社區、轄區單位、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各種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為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正確導向和強大的推動力,促使社區工作開創了新的局面。沙市區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國家人口計生委的充分肯定,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進入全省先進行列;“百姓創家業”活動蓬勃興起,全省創業促就業現場會成功召開;健全和完善幫扶、救助體系,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省老齡辦在沙市區召開了全省為老服務現場會;社區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居民工作生活環境明顯改觀。 四、分析與體會 社區“居民說事”經過近幾年來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這一制度尚處于試行階段,還有待進一步總結完善。 1、必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社區的發展問題、服務問題、穩定問題的最終解決,要緊緊依靠基層黨組織,靠基層黨組織去動員、組織廣大群眾,靠黨建工作去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靠廣大黨員去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靠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去影響和激勵群眾!熬用裾f事”是居民自治的有效載體,也必須接受社區黨組織的領導。只有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保證“居民說事”正確方向,才能引導群眾平等、自主地參政議政。 2、必須進一步推進基層民主,實現居民自治。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具體要求。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搭建了居民群眾參政議政、民主自治的平臺;豐富了居民自治內容,創新了居民自治形式,擴大了居民自治范圍;推進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有效保障了居民群眾“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的切實落實,是我們落實十七大要求具體、生動的探索和實踐。 3、必須暢通利益訴求渠道。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各種利益群體的聚集區,也是各種矛盾的沖撞處。如何有效地協調各種利益群體,給予基層群眾較為暢通的利益訴求渠道,及時解決他們反映的問題,是維護城市社區穩定,構建和諧沙市的關鍵。對于基層的一些矛盾糾紛,不能采取壓制、限制和拖延的方式,這樣只能將矛盾越積越大,越壓越重。解決糾紛抓早、抓小、抓苗頭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居民說事”制度的推行為暢通利益訴求渠道探索了好的途徑和辦法。 4、必須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傳統街道、居委會的領導體制是在自上而下組織系統的基礎上形成的,只能適應相對封閉和相對穩定狀態下的集中管理模式。而新時期社區建設和社區黨建承擔了更多的社區職能,在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條件下,就需要社區加強資源整合,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和黨員群眾的作用。社區“居民說事”通過搭建平臺,引導社區黨員群眾參與進來,將相關職能部門組織起來,集民智,聚民力,有效地解決了社區建設和社區群眾的問題。 5、必須以服務為根本,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推行社區“居民說事”制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把涉及群眾利益的事辦好,讓群眾有苦能訴,有理能講,有話能說,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和愿望,解決了過去有話沒地方、沒機會說,說了也沒人聽、不頂用等問題。只有把尊重民意作為社區工作的著眼點,把集中民智作為社區工作的根本點,把為民服務作為社區工作的落腳點,才能更好地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參與社區建設,推動社區發展。 6、必須充分發動群眾、堅決依靠群眾!熬用裾f事”制度來源基層群眾的實踐和創造,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基層民主實現形式,它把“說事”這種干群互動的民主形式用制度固定下來,構成了居民實現自身利益的重要力量!罢f事”制度之所以能夠取得實效,關鍵是我們尊重居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堅決依靠群眾力量和智慧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目標。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