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GDP的“恩施樣本” 隨州網訊 特派記者周強報道 三十而立,風華正茂。 作為全國最年輕的自治州,恩施州一直以其驚艷的綠色之姿吸引著世人的眼光。 它是華中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是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顯示器、調節器和控制器”。 在新背景下,它構筑了湖北“綠色支點”,為全省區域經濟發展貢獻了“恩施樣本”。 5月28日,“全國網絡媒體湖北行”記者們來到第三站,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領略恩施的綠色之美。 綠色決定生死 “在支點湖北建設中,綠色支點恩施當仁不讓。”在28日下午舉辦的記者見面會上,恩施州委書記、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海濤自豪的說。 數字為王海濤的自豪自信提供了理由。恩施是一片綠色的海洋,素有“鄂西林!钡拿雷u,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71%,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氣候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每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在350天以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之一”;水電、風電資源豐富,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資源富集,擁有全球唯一的獨立硒礦床和全球最大的富硒生物圈,享有“世界硒都”的美譽;旅游資源和生物資源也非常豐富,是華中地區重要的“動植物基因庫”,被評為“最佳中國城市旅游目的地”,是中國最適合洗肺的7座城市之一。 “綠水青山中有金山銀山,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恩施州有不同于工業化高速發達地區的區域特點,綠色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和發力點!王海濤說,“山區差距在山,潛力和優勢也在山。我們始終堅持綠色決定生死的理念,把生態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堅持生態立州戰略不動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為此,恩施州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建設項目,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國土綠化和生態安全體系,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嚴厲打擊亂砍濫伐行為,每年新增造林綠化20萬畝。加快實施清江流域、三峽庫區、水布埡庫區水污染防治規劃,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全州14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州內長江、清江、酉水河等11條河流的18個監測斷面,水質總體良好。扎實開展生態創建,全州通過扎實開展環保模范城市、生態鄉鎮、生態村、綠色學校、綠色社區、自然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旅游示范區等系列生態創建活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更加夯實。截止目前,全州共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4個、生態村2個,省級生態鄉鎮4個、生態村52個,州級生態鄉鎮42個、生態村25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州級自然保護區2個。 堅守綠色GDP 漫山遍野的青翠茶園,曲徑通幽的鄉村油路,喜氣濃郁的山鄉農舍,晚霞映照中,漫步侗鄉風香坡,田園風光令人陶醉。 傍晚時分,采訪團來到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鄉高拱橋村的楓香坡侗族風情寨。這里片片翠綠的茶園掩映著灰墻白瓦、翹脊飛檐的農居,與低吟淺唱的林間小溪相映成趣,其間掩映著白墻灰瓦的特色民居,以風雨橋、鼓樓等壯觀的標志性建筑、優美的自然美景及純樸的鄉村風俗氣息吸引著記者們駐足拍照。 據了解,近幾年楓香坡積極開展村寨旅游,讓村民有了“看得見”的實惠,楓香坡由封閉的農耕山寨轉變成“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湖北省首批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在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 “特色開發、綠色繁榮是恩施的戰略堅守!蓖鹾硎,恩施州一直堅持“生態立州”戰略不動搖,既要GDP,更要綠色GDP!熬G色GDP”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追求,“綠色政績觀”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追求,“綠色生產觀”成為廣大企業的追求,“綠色消費觀”成為全州人民的追求。 為了追求綠色GDP,恩施州積極調整工業產業結構,從過去的機械建材、輕工紡織、糧油食品、電力、煙草等逐步形成了茶葉、現代煙草、畜牧、清潔能源、生態文化旅游、信息等六大產業鏈,把綠色的山林當工廠,把大峽谷、坪壩營當車間,生產清新的空氣、綠色的美食等產品。2013年,六大綠色產業鏈創造價值340億元,占經濟總量的63%。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已全面超越第二產業。恩施旅游,從最初的“養在深閨人未識”,成為如今四方游客觀光攬勝的一處佳境,從賣風光、賣特產開始,到如今賣氣候、賣空氣,恩施市旅游產業一路乘風破浪。2013年全州接待游客2650萬人次,同比增長20.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7.5億元,同比增長23.4%。 城鄉一體綠色崛起 五月的恩施,青山含笑,滿目翠綠。 漫步州城,你會驚喜發現:金桂大道、機場快速通道、許家坪機場隧道等城市重點項目已成為州城交通“大動脈”;硒都茶城、武陵國際裝飾城、土家女兒城等已成為城市“新地標”。 行走在沐撫集鎮,古色古香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一片獨具特色的吊腳樓群,讓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古老集鎮。近幾年來,恩施在城鄉建設上每年都有大手筆、新突破,徹底改變了山鄉面貌,一個個靚麗的宜居小城鎮已展現在人們面前:投資千萬打造的沐撫古鎮呼之欲出,宜居宜旅太陽集鎮大幕初開,邊貿新城板橋小鎮漸成規模,旅游過境小鎮花園屯堡功能日漸完善,巨筆新景白楊新鎮已成氣候…… 近年來,恩施州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局面。長期制約恩施州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得到極大改善,擁有了鐵路、高速、機場和長江港口,連接成都、重慶和武漢的動車在7月份即將開通,縣縣通高速的目標正在成為現實。2013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552.5億元,增長9.9%;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6億元,增長10.2%;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10.4億元,增長25.7%;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106.6億元,增長17.2%;城鎮化率達到了36.6%。 當前,恩施正在建設全國先進自治州和小康社會。美麗的恩施,如一輪朝陽,正從鄂西的林海里冉冉升起。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