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毛傳榮 月初,記者隨市環保局總工程師李曉斌,赴先覺廟水庫實地探訪,發現庫水沒有想像的那么多,但庫水較為清澈,水面干凈,沒有漂浮物。在庫區臨近水面的地方,一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藍天、白云、碧水,人與自然相映成輝。 隨州市先覺廟水庫工程管理局局長周永忠告訴記者,目前水庫水位為100.68米,比去年同期高1.47米,距正常水位6.32米,距死水位6.68米;庫容7738萬方,蓄水量同比多1434萬立方米。今年降水雖然豐沛,但由于多年大旱,雨水多被地表吸收,難以形成有效庫容。好在水源地保護措施得力,即使在大旱之年,蓄水量極低的情況下,先覺廟水庫水質仍未出現異常,一直穩定在II類標準,保證了城區居民喝上放心水。 先覺廟水庫是一座大(二)型水庫,總庫容2.4億立方米,是隨州城區居民生活飲用水主要水源地之一,被市民親切地稱為隨城“水缸”。該水庫設計供水能力9萬噸/日,實際供水5.5萬噸/日,約占隨州城區總供水的一半。前些年,受經濟利益驅動,水庫投肥養殖、企業排污現象頻發,面源污染較為嚴重,危及水庫水質。 從2010年5月開始,在市人大二屆五次會議1號議案的督辦下,市政府打響隨州城區“水缸”保衛戰。經過四年的整治,庫區環境污染情況明顯好轉。目前,相關部門在進出庫路口及人口集中地段豎立大型警示牌30余塊,進行水源地保護宣傳;編制了先覺廟水庫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5年實施規劃;成立了水政執法大隊,每周定期組織水路和陸路巡查;對取水口一級保護區陸域范圍內實行全封閉護欄管理;關閉采砂場2家,清理采砂船只5艘,對境內3家土造紙廠進行了關閉,停止了大型養豬場建設;庫區內的150余處攔河大毫、燈光誘捕、迷魂陣等設施全部肅清;投肥養魚現象得到制止;定期清理水面上的各類垃圾、漂浮物等污染物。 2011年4月,先覺廟水庫被水利部列入“全國重要飲用水源地名錄”,為全省三個國家級飲用水源地之一。2012年12月,市政府頒布《隨州市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劃分了飲用水源地一、二級陸域和水域保護區范圍,規定了飲用水源地流域和保護區范圍內的禁止事項,規范水源地周邊生產、建設活動,明確了地方政府、市直相關部門及水庫各自的責任,制訂相應的處罰和保障措施等。這標志先覺廟水庫水源地保護納入法制化軌道,由治標轉向治本,由短期治理轉向長效治理。 周永忠認為,先覺廟水庫水源地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筑壩攔汊、攔網、網箱養殖難以根除。經清查,庫區現有筑壩攔汊27處,其中曾都區18處673畝,廣水市9處2490畝;攔網64處,其中曾都區34處,廣水市30處;網箱1102處,其中曾都區731處,廣水市371處。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當年鼓勵在庫內發展養殖業,并不違法,現在若取締,就要補償漁民利益。但從水源地保護大處著眼,取締筑壩攔汊等人為養殖,讓庫區回歸“人放天養”自然狀態,是根本之舉。再者,水庫承雨面積大,達450平方公里,都是水源地保護范圍,農村面源污染不好控制,如采取隔離保護、移民搬遷、生態修復等根本性保護措施,投資成本巨大。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一戶人家,3間2層的磚瓦建筑,就坐落在取水口不遠處,一家人吃喝拉撒全在庫內。 李曉斌認為,先覺廟水庫水源地保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地多部門,需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整合各方資金、力量進行治理。要對照全國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項目要求,依據 《隨州市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全面規劃,統一監管,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我們相信,隨著這次全市水源地保護工作的強力推進,先覺廟水庫水質一定會更優,真正成為隨州城區居民飲用優質水源的“大水缸”。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