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風 當前,我市正在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各地各部門行動快、力度大、效果好,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的問題正在逐步化解,將為市民飲水安全提供堅強保障。 但飲用水源地保護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一次整治達標,不等于一勞永逸。如果整治行動結束后,就放松警惕或者放任自流,各種污染源可能會死灰復燃,導致水源地水質安全重新受到威脅。所以,我們要借開展這次飲用水源地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之機建立長效機制,確保水質持續穩定達標,水源地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認真落實好疏堵結合的原則,做到標本兼治。加大巡查力度,封堵排污口,同時加強保護區管網等硬件建設,確保污水入網進行集中處理。要引導水源保護區內企業關閉,群眾和畜禽養殖場搬遷,減少污染源。要加強生態防護,對水源保護區內的農田、灘地實行退耕還林還草,建設生態護坡或人工濕地。 加大監管和綜合執法力度,形成常態化。對水域范圍內的違法行為如攔網養魚、投肥養魚以及水源保護區內采砂、機動船行駛等要堅決取締,并加大監管和巡查力度,防止死灰復燃。加大對飲用水源地流域范圍內的工業企業、規;笄蒺B殖場和集中開發居民小區的巡查力度,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做到達標排放。加強對水源保護區內的衛生保潔管理,及時清除生活垃圾、水草等漂浮物,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 搞好水質監測和突發事件預防,建立預警機制。要加強水質監測能力建設,在取水口安裝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對水源水質實行自動監測;在取水口附近安裝監控設施,實時監控取水口周邊環境。加強水質監測頻次,落實飲用水源地水質和供水廠出廠水質月監測制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預警。組建專業應急救援搶險隊伍,保障物資儲備,定期組織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是一項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良心工程、民生工程。全市上下高度關注,市政府積極行動,并出臺實施方案,提供資金保障,各地各部門要認真抓好落實,實現市政府提出的 “用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影響水源地水質安全的問題,形成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城區飲用水源地水質持續穩定達標”的目標,讓人民群眾永遠喝上安全、放心的飲用水。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