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包東流 通訊員 劉先付 《易·系辭下》記載:“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毖椎凵褶r始作耒耜,教民耕種,使人類由原始游牧民族生活逐步邁向農耕文明。 時光穿越千年,“農”的傳人又寫新的篇章。 全國產糧大縣、生豬調出大縣、著名的香菇之鄉、蘭花之鄉……沉甸甸的榮譽背后,閃耀著隨縣農業產業化進程大跨步的足跡。 舞“龍頭”——打造致富航母 湖北金銀豐食品集團,成立時是一家資產不足300萬元的小企業,F如今已經成為資產達3.8億元的集種子、種植、收購、儲備、物流、信息、加工、深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食品集團,擁有年產25萬噸營養面粉、10萬噸營養掛面、10萬噸優質大米3條生產線。該集團流轉的10萬畝土地涉及隨縣和曾都區20多個鄉鎮,“通過發展訂單農業,每年輻射帶動15萬農戶增收1.2億多元!痹摷瘓F負責人說。 近年來,隨縣始終把產業作為現代農業開發的核心力量,圍繞產業扶“龍頭”,圍繞“龍頭”建基地,以農業“龍頭”建設推動農業產業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縣農產品加工規模以上企業達94家,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67家,其中裕國菇業成為國家級龍頭企業,炎帝科技、天星糧油、金禾糧油、譚龍畜禽、神農茶業、共富牧業等躋身省級龍頭企業。 建立一個點,帶動一大片。隨縣依托龍頭企業,圍繞主導產業帶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農村生產大戶牽頭成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引導規范發展,提高輻射帶動能力。今年以來,全縣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49個,總數達857個,工商注冊會員6300多人,帶動農戶6萬余戶。三里崗鎮吉祥寺農戶貸款互助擔保專業合作社成為全省首家農民自愿組建的互助合作擔保組織,探索出一條解決農民 “貸款難”的新途徑,成為全國的典范。 興科技——構建“現代農業大廈” 走進炎帝農業科技公司栽培香菇的生產車間,這里鮮見人影,只見香菇從配料、制苞、滅菌、接種到養菌、出菇等全過程實現工廠化和自動化!懊刻煊50噸新鮮香菇從這個車間產出,而在線操作的工人只有兩三個人”,公司總經理譚照生介紹說,“如果按傳統的香菇栽培方式計算,每天要達到如此數額的產量,至少要投入勞動力3000人。” 這是一場“香菇革命”。 2013年9月,湖北炎帝科技公司在國內率先實現工廠化恒溫栽培香菇,實現了香菇規;、標準化、全天候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的香菇模樣齊整,安全無污染,出口至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創新無止境。在實現規;蜆藴驶a后,該公司又致力將金針菇、香菇廢棄菌渣變廢為寶生產生物肥,以食用菌為原料研發菌菇護肝膠囊、菌菇多糖口服液、三螺旋鏈抗癌藥品等高附加值高新產品。 “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公司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為當地及周邊農民提供15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周邊20多萬農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上接第一版) 近年來,隨縣積極引導企業通過新上技改項目、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等方法,增加科學技術含量,提升產品檔次,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充分利用省直部門對口幫扶政策機遇,與高校簽訂人才合作協議,積極爭取人才智力支持,推動農業產業發展。 炎帝科技與武漢大學共建省級食用菌研發中心,天星糧油與武漢工業學院共建糧油深加工研發基地……全縣農業產業全面提檔升級。 建基地——開辟農民致富新途徑 環潭鎮龍家河村,往日的荒山坡崗已被平整為一塊塊整齊的平臺,平臺上種上了油茶樹苗。這是去年環潭鎮引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項目,國家級萬畝油茶示范基地已初具規模。 現代農業示范園項目的實施,讓龍家河村的村民得到了實惠!皩⑼恋亓鬓D給油茶基地可收租金,再到流轉的土地上打工,現在我不僅是農民,也是工人了。”說起園區產業發展,以及即將給當地村民帶來的實惠,群眾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建縣以來,按照“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發展思路,隨縣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小區化養殖——均川的水稻種植基地、新街的小麥種植基地、唐縣鎮的馬鈴薯種植基地、小林的花生種植基地……各鎮(場)因地制宜,各顯其能,特色種植基地爭相斗妍。 截至目前,全縣創建的水稻、小麥、馬鈴薯等部級萬畝糧食優質高產創建示范片,均通過農業部專家考核驗收。據農業部門調查,僅馬鈴薯一項,全縣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平均畝產3500公斤以上,每畝可為農民帶來純收入80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