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清、實習生梁婧琪、通訊員夏云富報道:昨日從炎帝科技公司獲悉,該公司香菇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精深加工出口、廢棄菌渣生產生物有機肥、香菇葡聚糖高值化產品等四大板塊持續發力,上半年共實現產值6億多元。 走進炎帝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新鮮香菇。公司總裁譚照生介紹,公司目前日產鮮菇近50噸,產值70萬元,產品銷往廣州等地大型超市和集貿市場,供不應求。投資1.2億元的三期項目也將于近期啟動,目前正與上海農科院開展深度合作,對現有生產技術、設備改造升級。該項目預計今年年底竣工,達產后可日產鮮菇150噸。 工廠化生產香菇,將農戶從傳統繁重的生產工藝中解放出來了,炎帝科技正探索“公司工廠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與農戶分散種植相結合”、“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更多的農戶參與進來,分享香菇工廠化、標準化生產成果。公司負責把勞動強度最大、技術風險最高的制苞、滅菌、接種、養菌等環節工廠化、標準化完成,將質量合格即將出菇的菌苞賣(租)給農戶,由農戶進行管理、采摘,成品香菇由公司負責回收。 譚照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每個農戶兩到三個勞力計算,過去傳統香菇種植模式,辛苦一年最多可種3000到5000袋香菇,年收入3到7萬元;現在一年可輕松管理8-10萬只菌苞,年收入可達20多萬元。與以往農戶分散種植相比,生產成本可減少20%-30%,且不受自然環境影響,一年四季均可出菇。上半年,公司共出售菌苞500萬只,不僅有隨州本地農戶,還有河南、山西等地農戶。 在公司二期車間,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開發的廢棄菌渣生產生物有機肥項目也已順利投產。在這里,工廠化生產香菇產生的大量廢棄的菌渣,被加工精制成生物有機肥料,廣泛用于蔬菜、水果、茶葉等綠色農產品種植,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目前,年產有機肥2萬噸,僅此一項可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拔覀冞回收農戶使用后廢棄的菌棒,避免隨意丟棄,降低了對農村環境的危害! 推動食用菌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邁進,炎帝科技公司與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及其團隊開展合作,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開發香菇葡聚糖高值化產品。香菇多糖提取已于近期成功中試生產,該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值極高。 目前,炎帝科技公司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工廠化生產香菇企業,產品于去年獲得有機食品認證,并于近期順利通過復查驗收。公司工廠化生產香菇生產工藝成熟,技術國際領先,擁有各項技術專利20余項。譚照生透露,目前已有外地企業與公司洽談技術合作,公司實行技術有償輸出,隨州食用菌產業將實現由賣產品向賣技術的又一次跨越。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