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常躍耀報道:9月9日,秋高氣爽。廣水市長嶺鎮云臺街村綠色掩映,輕風拂面,沁人心脾。山坡上、路邊、庫水邊、房前屋后等宜林處,到處都是樹的世界,綠的海洋。該村的綠化覆蓋率達到55%以上,各種管護措施到位,綠色“氧吧”孕育出生態文明。走進見樹不見 的農戶家中,看到庭院經濟正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特色項目。 該村位于徐家河東上游,十長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村支書楊作漢介紹,全村12個村民小組,705戶,3280人,耕地面積1260畝,山林5200畝,其中生態林3000余畝。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庭院經濟讓人眼前一亮。走進村民黃章遠家中,夫婦倆滿臉笑意地說,近幾年,種了10畝油桃、5畝蘆柑、2畝枇杷、10畝意楊、5畝油茶,加上零星的板栗、棗樹和李子,效益逐年凸顯,今年純收入近3萬元,相當于他家種的5畝稻谷、3畝花生、8畝棉花和1.5畝芝麻的收入,姑娘兒子在外工作,夫婦倆在家過著平靜幸福的日子。 村婦聯主任魏忠蘭帶路,翻山越嶺,走進村民黃心良家,只見門前的紫薇花紅枝展,笑意迎客;屋邊成片的棗樹碩果累累;屋后大片的桂花樹暗香襲人;500多棵板栗樹在述說豐收的喜悅,僅板栗一項,純收入2萬元。門前的一棵胸徑12公分的桂花樹,別人用6000元想買走,黃家夫婦不同意。據介紹,該村庭院經濟年收入達到萬元以上的占到50%以上,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來源。 村民致富不忘回報社會。適齡公民每年完成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7%,出錢出力幫助在村內2條主街道、楊家大乘寺特色茶場附近栽油茶3萬余株、觀賞性苗木1.2萬株,在綠化廣場種植草坪800平方米;該村專門固定2人經常給樹木修剪、除草、澆水和防火,并與村內涉及農戶簽訂了樹木管護協議,鞏固綠化成果;聘請2名專職保潔員,每天清掃、清理街道垃圾,新修垃圾臺14個,每5戶配一個垃圾桶,形成種樹愛樹、除穢保潔,防盜伐、火災于一體的長效管護機制。 如今,該村村民形成共識,把樹當糧食種,在創造財富、美化環境的同時,詮釋著生態文明的豐富內涵,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