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晗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推進鄉鎮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要把握空間維度、農民主體、產業支撐三大核心。唐縣鎮是個典型的農業大鎮,全鎮版圖面積290平方公里,鎮域人口近10萬,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第三批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鎮。近年來,唐縣鎮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圍繞三大核心內容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 把握空間維度 提升城鎮品位 城鎮是城鎮化的載體,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城鎮,怎樣建設城鎮是城鎮化進程中必須認真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鄉鎮在自然環境、基礎設施和人口素質等方面與各線城市差異很大,在推進鄉鎮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應注重“三性”。 堅持適度性。理論界普遍認為,對于我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而言,城鎮化率達到65%-70%最為合理。唐縣鎮總人口9.86萬,其中有近1.5萬農民常年外出務工,打工掙錢后部分人選擇在市區和縣城購房,還有部分在市外甚至省外其他城市定居,目前鎮區人口5.1萬,城鎮化率為51.7%。基于上述鎮情,我們認為唐縣鎮的城鎮化率應控制在70%左右。根據全鎮人口自然增長速度,可推算到2020年唐縣鎮人口數量大概為12萬,按照城鎮化率可能在70%左右的比例計算,2020年唐縣鎮鎮區人口約8萬,鎮區面積不宜太大。因此,我們做規劃時,重點在完善城鎮服務功能,打造體量適度、精美現代小城鎮上下功夫。 體現宜居性。小城鎮的定位主要是居住。與城市相比,鄉鎮最大的優勢是工業少,工業污水廢氣、汽車尾氣等各種有害物質的排放也少。對于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環境生態保護問題,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鎮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因此,唐縣鎮在發展工業上,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位,將不引進可能危害環境衛生和居民健康的企業作為前置條件,重點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紡織服飾、電工電子等無污染的輕工業為主。 凸顯品位性。首先,要堅持規劃引領。規劃是城鎮建設發展的關鍵,是建設小城鎮的重要依據。無論是地面建筑、交通路網、電力通訊設計,還是給排水以及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配置設計,一定要有打基礎、管長遠的思想,用前瞻的眼光一次規劃到位。既不能太過超前,更不能急功近利,重復拆建,造成浪費。目前,我鎮正在請市規劃局幫助進行城鎮第四次規劃修編。其次,要傳承歷史文化。唐縣鎮是春秋戰國時期古唐國都城所在地,現有亭、鳳凰臺、紫金石、彌陀寺、華寶山寨等眾多歷史遺跡,我們在規劃建設時,兼顧新建與保護,把弘揚和體現唐縣鎮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底蘊作為重點,將歷史元素不斷融入現代化建設之中。其三,要保障改善民生。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目標。 提高文明素養 培育新型農民 城鎮化的核心和關鍵是“人”的城鎮化,對此,李克強總理高度概括為:中國城鎮化的核心就是農民市民化。農民市民化的關鍵是要不斷增強農民適應城鎮生產和生活的技能和素養。 加強技能培訓,確保農民有立身之本。加強農民生產技能培訓,使他們有一技之長,確保他們進城后能夠找到一份足以維持家庭生計的工作,是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一方面,引導農民不斷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根據農民工自身條件和從業意愿,按照不同行業、不同工種、不同崗位,對農民工進行基本技能和操作規程的培訓,提高農民工的職業素質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引導農民工不斷加強法律知識學習,組織農民工認真學習《勞動法》等相關法律知識,增強農民工的法律意識,提高農民工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加強教育引導,確保農民能融入城鎮。教育引導農民不斷提高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養,使他們養成自覺維護公共利益、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生活習慣,盡快成為文明、守紀的合格“市民”,融入現代城市生活。一是分享資源,以優秀文化熏陶。鼓勵農民到圖書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益性文化單位參觀學習,通過文藝展演、體育競技、歌詠比賽、廣場舞等,組織農民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二是創新載體,以教育活動引導。利用其子女在城鎮就讀的渠道,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對進城農民進行普法和城市文明禮儀知識的宣傳教育。三是樹立典型,以先進事跡感召。通過“三屏互動”進農家,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創業先鋒評選等活動,大力宣傳進城農民的典型事跡,以他們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激勵感召,增強宣傳教育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強化產業支撐 充分吸納就業 新型城鎮化必須有產業作支撐。就業乃民生之本,只有解決好就業問題,農民進鎮才能進得來、留得住、生活得好。發展產業需因地制宜、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唐縣鎮是人口大鎮、農業大鎮,交通區位優越,自古商貿活躍,解決城鎮居民就業,發揮好自身特色優勢是關鍵。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鞏固和壯大馬鈴薯、水果、優質稻、畜禽養殖等唐縣鎮傳統特色農業,不斷擴大種養規模,積極發展規模農業、現代農業、循環農業,增加農產品總量。在此基礎上,發展馬鈴薯淀粉、薯片,果汁、水果罐頭等特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產業,延長拉伸產業鏈條,助農增收致富,為農民進城提供資本積累;引導加快實施土地流轉,讓農民在獲得穩定土地收益的同時,消除后顧之憂,安心在城鎮生活就業。 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唐縣鎮發展工業具有三大優勢。一是區位交通優越。鎮區距隨縣縣城20公里,距隨州市區40公里,316國道穿鎮而過,漢十高速、隨岳高速出口都在20公里圈內,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二是產業基礎良好。鎮內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以紡織、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傳統產業有著堅實基礎;同時,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寵物玩具、汽車鑄件、皮革制品、電子配件等企業相繼進駐,具有較強的帶動效應。三是人力資源豐富。唐縣鎮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在當前“用工荒”的大環境下,是招商引資特別是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有利條件。可以充分利用上述優勢引資興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吸納農村人口,使農民逐步向工人過渡。 積極拓展商貿服務。唐縣鎮自古以來就是周邊居民購物、交易農產品的集散地。隨著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迫切需要快速擴張商貿服務業,以完善城鎮功能,保障城鎮化健康發展。我們將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引資建設1至2家集百貨、生鮮、健身、游樂、影院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讓城鎮居民享受城市市民同等商購環境,建設一個高標準的農產品集貿市場,打造高效便捷的農產品流通平臺。同時,著眼于滿足城區人民群眾現代快節奏生活需要,積極發展餐飲、快遞、網絡、物流等產業,力爭實現城鎮居民就業多渠道,崗位多樣化,不斷增強城鎮的吸納力。 (作者系隨縣唐縣鎮黨委書記)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