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中的人情賬單 記者 張 琴 “開業結婚蓋豬圈,當兵換瓦三周年,嫁女老人回靈飯,隨便起名就瞎辦”。人情大于債,這是以往許多老百姓的真切感受。如今,這些現象是否轉變?記者進行了走訪,看看今年來的人情賬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取消隆重婚禮的公務員 26歲的楊曉璐是市城管執法局的一名職工,參加工作兩年時間。今年5月6日她結婚了,但婚禮相對“冷清”,因為她取消了隆重的婚禮儀式。 “婚禮在去年就定了,自己也曾多次夢想婚禮現場的熱鬧景象”。楊曉璐坦言,雖有小小遺憾,但是家人都非常支持這個決定。老公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父親和公公也都是公職人員,覺悟很高,在全市整治“趕情風”的通知出臺后,就把原先的計劃作了變更!半m然形式簡單,但是有親人的祝福,依然非常溫馨”。楊曉璐說,老公的許多親人都在外地,但都不辭勞苦,專程拖家帶口回來見證了他們的婚禮。 雖初入社會,但是她已深切感受到了來自人情消費的壓力,去年單位同事間先后有孩子十歲、升學、生病、老人去世等,一年的人情消費支出已經超出了她一個月的工資收入。今年,同事間的人情消費已經完全沒有了,一年只消費兩筆,分別是表妹出嫁和表弟結婚。 楊曉璐感嘆,單位上了年紀的同事們,上有老下有小,參加工作時間長,社會交際面廣,以往他們的人情壓力更大,每年7—9月,大多數同事工資都會透支,現在不少同事都感嘆“輕松了”。 卸下人情包袱的鄉鎮教師 在鄉鎮,有的人一年趕情的開支遠遠超出孩子上學的開支,甚至借錢去趕情,這樣的事情不是聳人聽聞,確是許多老百姓心中的痛楚。 隨縣尚市二中的語文教師梁申勇,從教21年,收入不高,上有老,下有孩子馬上讀高中,經濟壓力不言而喻。 “農村更講‘禮’,趕情往往隨大流”。梁申勇說,學校有40多個在崗老師,近年來,趕情的名目越來越多,有的是從城里傳過來的新名目,比如說喬遷。同事間辦事了,關系好的便當起支客,在全校范圍內發布消息,有的時候礙于面子不得不趕,多的時候,一個月三五個,大半個月的工資就沒有了,只有壓縮其他生活開支。 “操辦一次,自己賺不到錢,還勞神費力”,梁申勇說,這是多數人的共識!敖钜怀,大快人心”,很多不堪重負的人都深深松了口氣,本來不情不愿的事情在一紙禁令之下找到了名正言順的理由。 戶均趕情消費下降53.9% 本報訊 記者張琴報道:“除陋習、剎歪風、樹正氣,整治趕情風”。今年初,一場應民意而起的專項行動,如疾風般從上至下,一掃陋習。據統計,前11個月,全市城鎮居民戶均趕情送禮消費2739元,較去年下降53.9%。 今年2月以來,針對基層干部群眾對“趕情風”反映強烈的情況,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后,市委常委班子成員分赴全市農村、社區及企業、機關走訪調研發現:普通群眾為面子所累;有的領導干部則借機大操大辦,大發“人情”之財,有的公然收受賄賂,走上了違法違紀的道路,嚴重損害了黨員干部隊伍的形象。 變革,刻不容緩。2月14日,市委發出除陋習、剎歪風、樹正氣,大力整治“趕情風”號召。市紀委監察局迅速出臺了 《關于禁止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借機斂財的通知》,按照“規定管干部、民約管群眾”的原則,對整治對象、操辦項目、邀請范圍作了明確規定,并設置一條“高壓線”,確保令行禁止。 在市委的統一領導下,市紀委監察局牽頭,成立了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部、宣傳部、文明辦、工會、共青團、婦聯、民政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為確保常抓不懈,防止反彈,成立明察暗訪組,多方聯動,緊盯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常態化明察暗訪120余次,查訪重點場所500余場次,做到“巡”有聲勢,“查”有力度。 截至目前,全市共查處大操大辦典型問題23個,處理37人,其中黨政紀處分10人;糾正、勸阻大操大辦婚喪事宜的問題100余起;1000余名黨員干部主動申報婚喪喜慶事宜,按要求取消了操辦事宜或調整宴請的人數和規模。 讓“趕情”回歸傳統 神農風 “趕情”本是傳統禮儀之一,中國是禮儀之邦,講人情,重禮數,禮尚往來是為傳統。不知從何時,這種意在增進友誼、增強感情的傳統習俗,已經嚴重變質變味,名目變得越來越多、額度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參與人員越來越雜。傳統變了味,禮數變成錢數,人情變成負擔,不僅浪費資源,還助長奢靡之風,不少領導干部借機斂財,為腐敗提供了溫床。 整治“趕情風”,為違規的人情消費堵上了制度的漏洞,為黨員干部腐敗的思想上緊了枷鎖。此舉令基層干部受益匪淺,廣大群眾拍手稱快,并自覺加入踐行和監督的隊伍,“習慣”為之一轉,風氣為之一新! 移風易俗非一日之功,一紙禁令不足以根除弊病。要從根本上剎住“趕情風”,還需常抓不懈,宣傳教化,制度保障,鐵腕手段,筑牢為官清正的思想底線,筑牢嚴肅追究的制度防線,讓“趕情”回歸感情、回歸傳統。 精彩點擊 ●2月14日,市委發出除陋習、剎歪風、樹正氣,大力整治“趕情風”號召。出臺了 《關于禁止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借機斂財的通知》和《關于黨員干部婚喪喜慶事宜監督檢查辦法》等制度規定,并將整治“趕情風”納入《村規民約》內容。 ●3月10日,市紀委監察局首次對群眾舉報反映兩起大操大辦違紀宴請進行點名通報。 ●4月起,發起關于“人情債”負擔網絡調查和大討論。參與互動網民達6000余人次,跟帖5000余條,支持率達93%以上。 ●5月4日,我市舉辦了2014首屆中式集體婚禮,12對新人參加。 ●6—9月,把狠剎 “升學宴”、“謝師宴”作為開展黨員干部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問題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多方倡議響應,市縣區聯動,各部門全力參與,并不間斷開展明察暗訪。 ●9月25日,對全市查處的6起大操大辦典型案件進行通報。 ●12月12日,市紀委監察局出臺《關于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監督檢查辦法》,形成長效監督機制。 (張 琴整理)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