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評論之三 神農風 文明,正讓隨州變得更加美好。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在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狠抓精神文明建設,獲得了“省級文明城市”等榮譽。同時,多家單位獲評全國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涌現出一大批道德模范、隨州好人。這些都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起好了步,開好了頭。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新版《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隨州要想從全國上百個地級提名城市中脫穎而出,壓力巨大。我們必須把壓力轉換為動力,堅持對標創建,整體推進,形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強大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圍繞中心,融合發展。要把創建任務、目標要求同城市經濟建設、社會治理結合起來,同服務群眾、改善群眾生活結合起來,同優化城市發展環境、促進城市發展結合起來;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同促進農村發展、提高農民素質,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文明單位創建活動要跟本職工作、業務發展結合起來,融為一體,落地生根。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重在實踐,解決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民生導向。采取工程化、項目化的做法,把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性要求具體化,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項目化,一個一個行動地推進,一項一項任務地落實,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落細、落實。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整體推進,聯動發展。省委提出,建設文明湖北,就是要從整體上、全域上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要對照新要求,搞好縣市區創建的全面布局,從宏觀上制定目標、從數量結構上搞好規劃,形成全域推進創建、全面提檔升級的工作格局。從十星級文明戶、文明新村創建抓起,整縣整市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實現全市農村“兩創”活動的全覆蓋。從文明家庭、文明小區、文明社區抓起,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制度支撐,法治保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的要求。要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堅持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用法律的權威、法律的力量推進道德建設,提升社會文明程度。要堅持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法,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查辦大案要案,讓敗德違法者付出高昂代價,發揮警示教育作用,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和社會秩序。 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幕已經拉開,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創建工作擺到突出位置,以堅強組織領導確保創建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區市縣、各部門、各單位要各司其職,全社會要積極參與,整體推進,凝聚強大合力,將創建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