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家安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當前,我市“五城同創”的號角已經吹響,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戰鼓已然擂響,藍圖已經繪就,行動只爭朝夕。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聚全民之心、舉全市之力,持續不斷地掀起全民創建熱潮,全力以赴向全國文明城市目標沖刺,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場硬仗。 充分把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現實背景 為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勢所必然。當下,全國文明城市的爭創正如火如荼、方興未艾、蔚成大觀。 夢想有期待。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我國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它反映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綜合實力和“五個文明”的建設水平,是綜合性最強、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廣同時也是創建難度最大、要求最嚴的城市品牌。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行列。今年2月,武漢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為我省繼宜昌市之后的第二座全國文明城市。"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異常激烈的形勢下,更需要強化緊迫意識、憂患意識,做好創建的各項工作。 政策有要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也是文明湖北建設的應有之義。2014年,我市再獲“省級文明城市”殊榮,這既是省委、省政府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希望我們利用自身優勢來取得更大突破,為推動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更大貢獻。市委書記劉曉鳴指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央、省委有要求,發展有需要,人民有期盼。要著力推進我市精神文明創建和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深入開展”。這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發展有支撐。近年來,我市通過“3+3”城市品牌創建,被正式授予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并順利通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復查。在以上品牌的創建過程中,一方面,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通過城市品牌創建,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市文明程度穩步提升,城市知名度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發展,形成了"創建促文明、文明促和諧、和諧促發展"的良好局面。今年,我市決定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創建工作即“五城同創”,實質上是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城市發展,為適應發展形勢的新要求、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 深刻認識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意義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覆蓋面廣、牽涉范圍大、關聯度高的社會綜合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龍頭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素質工程。 創建工作是一項龍頭工程,抓創建就是抓發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推動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龍頭工程,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載體,是不斷改善全市人民生活環境、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我市跨越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力推進和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穩健發展的重要舉措。 創建工作是一項民心工程,抓創建就是抓民生。近年來,隨著"圣地車都"戰略及"三民工程"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市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然而,在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得以極大改善的同時,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愿望愈發強烈。在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體系中,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方面,涉及到的民生問題的就超過一大半,其中對與民生緊密相關的醫療、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方面更是有具體的要求和規定。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工程。 創建工作是一項希望工程,抓創建就是抓未來。全國文明城市主要依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進行測評優選,并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評價作為申報全國文明城市的前置條件,測評成績低于85分的不能申報。長期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共青團隨州市委也在2013年被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將更加關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合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創建工作是一項素質工程,抓創建就是抓形象。市民素質既是文明城市的精髓和靈魂,也是一個城市文明形象、精神風貌的綜合反映。在創建過程中,需要我們通過多種舉措將文明素質內化為每個市民的道德品質,外化為每個市民的自覺行動,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文化基因,進而形成“讓市民在參與創建中提高素質、在提高素質中推進創建”的良好互動局面,從而更好地維護“文明、和諧、宜居”的良好城市形象。 全力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具體工作 2015年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啟動年,為更好地實現“力爭2017年跨入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2020年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的目標,需要我們早謀劃、早準備、早出手,不斷探索新路徑、創造新經驗。 要做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統籌工作。新版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共涉及146項指標,這些指標比任何一項 “國字號”創建工作的指標都要多、難度都要大、任務都要重,而且涉及眾多有具體創建指標任務的部門和機構。所以,這不僅需要按照創建目標任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列出工作進度、統籌協調各方,形成“責權明晰、關系協調、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責任全覆蓋、管理無真空、創建無死角。 要找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要抓手。要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參照,抓重點、重點抓,以重點工作的突破帶動整體創建水平的提升。要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樓院、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抓手,將以往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措施固定下來、堅持下去,不搞會戰式創建、不搞人海戰術、不搞突擊迎檢,推進文明創建的常態化、長效化;要不斷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實效性,加強文化廣場、文體活動中心、文化長廊及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館等文化陣地建設,推動創建工作的載體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內容創新、組織創新、網絡創新等。要找準群眾需求和創建工作的契合點,以硬件建設為抓手、軟件建設為重點,既要深入推進治“臟”、治“亂”、治“差”工程,抓好教育、文化、衛生、交通、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和基本設施建設,又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養、文明行為和文明習慣,實現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 要營造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全社會的共同行動,我們要發揮人民群眾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的主體性作用。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輿論主陣地作用,切實把創建工作的重點內容、具體要求傳遞到各家各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宣傳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層面的先進典型、凡人善舉,讓人民群眾置身其中,見賢思齊。要廣泛開展“文明城市大家談”、“文明城市大家拍”等活動,匯聚市民建議,讓群眾成為創建的謀劃者、監督者、參與者,形成“人人參與創建、人人支持創建、人人服務創建”的工作合力。 (作者系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