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萬文 市委、市政府決定,今年統籌開展全國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生態園林城市、雙擁模范城市創建活動(以下簡稱“五城同創”活動)。得到了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響應,大家正以時不我待、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創建活動中去。筆者對開展“五城同創”活動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開展“五城同創”,必須堅持從戰略高度來把握 體現科學發展豐富內涵!拔宄峭瑒摗笔菍﹄S州整體實力、內在魅力和發展活力的科學評價,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四位一體”,是轉變發展方式、提升隨州品質的直接檢閱。如果把“五城同創”僅僅局限于精神層面、道德環節、文化方面,就會偏離本質,背離實質。只有把它作為圍繞發展、服務發展和著眼發展的系統工程來抓,才能贏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反映隨州競爭綜合實力!拔宄峭瑒摗钡脑u選有很多硬指標、硬任務,是對經濟發展、城市功能、文明程度、創業環境和宜居條件的綜合評價。它看重的是整體實力,看重的是整體水平。進入“五城同創”行列必須是綜合的“全能選手”,而不是單一的“單項冠軍”。這就促使我們在開展“五城同創”過程中,應始終注重全面把握,注重整體推進和全面提升,把工作延伸到各個領域,兼顧到各個方面,以防止顧此失彼,因小失大。 突出社會管理全面創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能集中體現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開展“五城同創”很多項目都是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的內容,這無疑為隨州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供了有利契機,搭建了良好平臺。 順應人民群眾熱切期盼。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升,迫切要求有更加文明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開展“五城同創”,提升隨州文明程度,本質上就是讓廣大市民增強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和自豪感,讓隨州成為精神高尚、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發展永續的創業之都、宜居城市和幸福家園。 開展“五城同創”,必須注重用全面視野來推進 在“五城同創”中,要始終認為這對隨州來說,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之舉;不是一般要求,而是崇高追求。注重用全面視野來推進,做到整體把握,全面提升。 作為實踐科學發展的一個載體。科學發展不是空洞的口號,需要有實實在在的載體作支撐。因此,要把“五城同創”作為統籌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并以此作為“指揮棒”和“推動力”,來檢測和評價全市各級各部門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成效。 作為創新社會管理的一大抓手。要堅持把“五城同創”作為加強社會管理的一大目標、一大動力和一大抓手。通過“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社會協同廣泛參與,統籌兼顧依法管理,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的理念,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創新社會管理體系,健全社會管理機制,夯實社會管理基礎。 作為提升市民素質的一條途徑。“五城同創”是一項群眾性的實踐活動,要讓市民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升華。必須突出以講禮儀、講秩序、講衛生、講誠信為重點,組織評議“身邊的十大不文明行為”,對“身邊的十大不文明現象說‘不’”,依法整治“十大交通亂象”,創意編發文明短信彩鈴,引導市民“做文明有禮的隨州人”。 作為造福人民群眾的一件實事。開展“五城同創”,要把創建的著力點放在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題上,始終不斷地在滿意中聽不滿,在不滿聲中求圓滿,做到讓市民更幸福,讓隨州更美麗。要圍繞“四小”(小巷、小區、小院、小店),著力辦好“平整路面、疏通下水、亮化路燈、保潔環境”四件事實。同時,有計劃的興建社區公園、配套社區文化陳地、整修社區道路、提質改造農貿市場,實現老舊社區規范化物業管理活動,讓市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改善生活環境。 開展“五城同創”,必須突出以實績來檢驗 在創建工作中,要既看重隨州“得牌”,更要看重群眾得益;既追求創建受獎,更追求群眾受惠。通過創建活動,給發展帶來推動,給城市帶來變化,給百姓帶來實惠。 推動隨州城區率先發展。通過以創建促發展,用發展帶創建,促進隨州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率先邁上新臺階。要圍繞創建滿意城市開展工作,注重把民生實事具體化、項目化,以創業富民、住房保障、道路暢通、電力擴容、教育科技、文化藝術、生態修復、公共衛生、社會福利、食品安全為重點,全面推進十大民生工程建設,不斷促進城市空間擴大、功能增強、形象提升,彰顯山水隨州的新風貌。 改善城市宜居環境。要堅持不懈地開展環境衛生治“臟”、公共環境治“亂”、公共服務治“差”專項整治,著力整治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實施城市綠化、亮化、凈化和美化工程。并在規范停車管理、優化道路線網、著力疏通“堵點”等方面推出強有力的措施,使城市環境更清潔、更清澈、更清爽。 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營造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的濃厚氛圍,讓廣大市民感受到文明創建就在身邊。充分發揮教育引領的作用、管理的模范作用、文化的熏陶作用,充分發揮社區基礎性陣地、學習主導性陣地、行業特色性陣地的作用,充分發揮黨團員和志愿者的勸導示范作用,將市民教育經常化,不斷提升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把最足的干勁投入到“五城同創”中,用最大的熱情使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都對文明的隨州留下最美的記憶。 (作者系曾都區供銷社副主任)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