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林洲 近幾年,我市通過舉辦炎帝神農故里尋根節、開展創建活動,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讓城市變寬了、變靚了、變美了。 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城市的一些公共設施被損壞、公園綠化被毀、小廣告亂貼、小轎車不時飄落雜物垃圾等一系列不文明的行為。這充分說明創建“文明城市”還需要“人”的“文明”。因此,在創建文明城市加大硬件設施投入的同時,更應該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 首先,要用高尚的道德教育人。人的文明素質來源于良好的教育和身邊人的影響。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不可偏廢,現實中影響的效果大于教育,學生在學校受到的教育是正能量的,但往往一回到家或進入社會,就變樣了。比如老師給學生講在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不要闖紅燈,但許多孩子跟大人們一出門,就忘乎所以,不僅學會闖紅燈、橫穿馬路,而且大聲喧嘩、隨地吐痰比比皆是。這是教育的失敗還是家庭的不良影響?結論不難判斷。 其次,要用優美的環境感染人。有個著名的理論叫破窗理論,是指如果一座房子的窗戶破了,如果沒有人去理會它,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被人打破。如果一個地方扔了很多垃圾,沒有人去打掃的話,那么就會有更多的垃圾扔在那里。說明我們在建設便民設施的同時,不僅要加強維護和管理,還要合理引導市民文明出行,減少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第三,要用嚴密的制度約束人。創建文明城市,最終目的是通過創建,逐步形成一套長效管理機制。需要讓市民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用制度保護“弱者”,保障守法者和文明人的權利。對那些不文明的行為,要從制度上進行約束,讓大家知道,不文明行為并不是無成本的。只有讓市民參與進來,其整體素質才會不斷地提高。 總之,每個人都是城市的一面鏡子,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那么一個文明城市就形成了。(作者單位:市建筑質監站)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cec1b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