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訊 記者 張 琴
教民以農,治麻為布,筑土構木,剡木為矢,削桐為琴,作陶為器,遍嘗百草,首倡交易。炎帝神農每一個功績,都展示著創新創業的偉大實踐。
隨州,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秉承炎帝祖先的創新精神,用源源不斷的創新實踐,打造充滿特色的吸引力,形成優勢的產業競爭力和突破地域的影響力,呈現蓬勃發展之活力。
以科技做動力,跑出發展加速度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以科技促轉型,以創新謀發展,成為隨州的后發優勢之一。
去年,隨州高新區一舉奪牌國家高新區。三年創建,該區高新技術企業數翻番;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平臺增幅50%;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增速超20%。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展現出創新驅動的加速度。
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平臺是基礎。隨州走出了一條不唯地域、不求所有的“剛性人才柔性使用”模式,強化產業創新能力,形成區域輻射力。
2013年,市政府投資1.2億元,與華中科技大學聯手打造全國唯一的專用汽車研究院,開展專汽領域關鍵技術和前沿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今年5月17日,由裕國股份發起設立的湖北省香菇產業技術研究院通過論證,成為我市又一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平臺。
平臺的“洼地”及輻射效應明顯。今年,專汽研究院成功邀請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三一重工等30余家高校和業內重點企業加入,形成全國專用汽車戰略創新聯盟;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的研發團隊即將進駐隨州,為我市龍頭企業研究開發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系統。香菇研究院將集成裕國、中國農業大學、華農等企業和單位的各類資源,重點研究和開發香菇行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增強湖北香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科技動能強勁有力,至去年底,全市擁有73家各級創新平臺,75家高新技術企業,規上高新產業增加值去年首次挺進全省第一方陣,躍居第三;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逐年增加,達到10.6%。
產業增效增量,形成優勢競爭力
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做大存量優勢;補齊短板,發展新興產業,挖掘增量潛力。隨州通過產業創新實踐,形成了專汽、食用菌、新能源、文化旅游等傳統與新興并舉的優勢競爭力。
同質低端化發展是產業發展初期的一個普遍現象。做大做強必須差異化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我市一批企業通過攀大引強,運用央企國企的技術、人才等優勢,打造核心產品。廈工楚勝發揮“混合”優勢,做優罐式車“拳頭產品”,新開發輕量化鋁合金罐式車,力爭實現該產品全國銷量第一。裕國股份連續三年上榜全國農產品出口百強企業,并穩居全國食用菌行業、香菇行業出口第一名;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該企業加快開發富硒香菇、多糖香菇等新產品,通過香菇研究院加快創新腳步,為香菇產業轉型升級開辟新路。
今年,全市實施支持“差異化領域龍頭企業”發展計劃,為70家企業的102種拳頭產品量身定制成長路線圖,打造細分領域冠軍,進一步擴大優勢、進位升級,有力帶動制造、食品加工等產業轉型升級。
以新能源、文化旅游等為代表的新產業是我市產業發展的又一大亮點,形成了新的產業競爭力。
5月18日,位于殷店鎮的華電隨縣殷店15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正在緊張施工,計劃年底全部建成投產。4年來,在我市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政策推動下,華潤、華能、中廣核等“大鱷”紛紛搶灘隨州“借光爭風”。從曾經的“無油、無煤、無氣、少電”城市躍居為全省新能源第一大市,隨州走出了一條“無中生有”的產業創新之路。
旅游產業的崛起,展示出隨州綠化、美化、產業化為一體的持續發展模式。今年一季度,全市旅游人數514.6萬,旅游收入33.1億元,增幅超兩位數。我市逐漸形成以炎帝故里、大洪山等景區為龍頭、A級景區為骨干、鄉村旅游為依托的全域生態文化旅游大格局,文化旅游從資源優勢轉化為新的產業優勢。
創新體制機制,打造特色吸引力
去年底,跨國集團公司正大集團正式落戶隨州,至此,在隨的央省工業混合所有制企業達到28家,總資產近300億元,涉及專用汽車、食品、生物醫藥等重點支柱產業。
我市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全力推動重點產業、骨干企業、優質行業等初具規模的草根企業與市外各類經濟組織進行資產重組、兼并、控股或參股,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創造出“隨州經驗”,并在全省推廣,受到全國關注,釋放出隨州的吸引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隨州經驗”也展現了我市創新思路,打造“行政效率最高、審批環節最少、發展成本最低、投資環境最優”的發展軟環境、促進生產要素向隨州聚集的成果。
日前,湖北成龍威專汽公司因出口貨款沒及時到賬,周轉資金緊張,因為申請了1000萬元“續貸周轉金”,企業轉危為安。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為進一步創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我市積極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創新,去年4月,在全省率先設立1.35億元中小企業續貸周轉金,目前已經為全市120家企業提供“過橋”業務178次,為企業贏得銀行續貸資金18億元,為企業減少直接融資成本近6000萬元。
市政務服務中心是簡政放權、提升效能的第一戰場。去年,為監督窗口服務人員,優化發展環境,該中心啟動電子評價系統,辦事人可以對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即時評價。評價器運行一年來,廣大辦事人對窗口服務滿意度顯著提高。
推行網上審批和并聯審批,推進“互聯網+審批服務便利化”,在全省率先實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隨州發揮敢為人先的精神,實現了越來越多走在前列的生動實踐,釋放出新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