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訊 特約記者 彭曉華 通訊員 王章程
近年來,廣水市高舉綠色發展旗幟,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省、市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始終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要的民生工程,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態環境需要為目標,全力以赴,合力攻堅,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全市生態資源得到有力保護,生態環境質量日益改善。
生態創建扎實推進
“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該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將一些具有生態保護功能的區域調增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優化了《廣水市生態紅線劃定方案》。目前,該市生態紅線保護區面積近200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9%左右。
該市加強了對自然保護區的日常監管,嚴把環保第一審批關,從源頭上杜絕了污染源的產生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并對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整改。大力推進生態細胞創建工程,高標準推進印臺山文化生態公園建設,新建3處小游園、5處綠地,新增綠地面積2萬平方米;加大生態鎮(村)創建工作力度,2017年創建省級生態鎮1個、生態村10個,省級綠色社區1個,黑虎沖多肉藝術小鎮入選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力度,完成了余店鎮唐寨村、蔡河鎮小河村等10個村莊環境綜合治理任務,熊沖、黑虎沖、油榨橋、塔塘4個村躋身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三年累計造林30.47萬畝,“綠滿廣水”行動圓滿收官。
環境監管不斷加強
該市對重點污染源實行市、鎮、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監管模式,對重點大氣污染防治單位、重點涉水企業、重點節能減排單位、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鋼鐵、采礦、化工行業等46家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人的網格化管理,對148家重點排污單位建立了環境信息檔案。
該市認真開展了“一園兩水四行業”清查整治、納污坑塘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清查整治、環保執法“雙護雙促”等專項行動和生態環保大督查活動,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進行拉網式排查、預警式監督。該市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2017年以來實施查封扣押6次,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3人。
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該市制定了《廣水市工業企業污染達標評估工作方案(2017年—2020年)》,對8大行業43類企業開展了污染達標評估,對15家涉氣企業實施限產停產,關閉取締3家煙(粉)塵排放企業。大力開展燃煤鍋爐整治,采取“以電代煤”“以氣代煤”等方式,降低燃煤污染,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淘汰20蒸噸以下燃燒鍋爐65臺(套)。全面完成了上級下達的黃標車淘汰任務,淘汰黃標車424臺。積極推進加油站油氣治理,全市43家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任務全面完成。
該市不斷強化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力度,在夏秋兩季利用宣傳車、懸掛橫幅等形式,大力開展宣傳,印發《致全市農民朋友的一封信》35萬份,做到秸稈禁燒家喻戶曉。該市成立三個巡查工作專班,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和舉報受理制度,及時查處秸稈焚燒行為。2017年,該市發生火點數和焚燒面積均同比大幅下降。
2017年,該市應山城區空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為78.2%,均優于隨州市定的考核目標要求。
水污染防治縱深推進
該市應山污水處理廠完成了二期工程,日處理污水能力達5萬噸;廣仁藥業、雅都紙業等5家涉水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投資200余萬元,新建改造排水管網1000余米,疏通城區排水管網5萬余米;投資3.69億元,啟動了13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
該市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投資640萬元對許家沖、飛沙河水庫水源地周邊村莊進行環境整治和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完成了全市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標準化建設任務。對徐家河水庫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拆除水庫網箱9000余口、圍網6.5萬余米;出臺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方案》,明確各級河長437名,并對流域河道采砂、河道垃圾進行全面清理整治,關閉河道禁(限)養區禽畜養殖企業15家,整頓治理22家。
土壤保護全面展開
該市加強對全市危險廢物的日常監管,2017年處置污泥5448噸、轉移醫療廢物157.25噸、工業危險廢物0.8噸;編制了《廣水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委托第三方對余店鎮松立礦業尾礦區域周邊的土壤、水開展監測,吳店鎮尾礦修復工程正在論證之中。
該市按照《湖北省國控監測點布設工作方案》的要求,同步采集土壤樣品46個,農作物樣品23個;完成了全市290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點位核實任務;投資130余萬元,請專業機構在全市劃定基本農田60838公頃。
“重整行裝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未來幾年,廣水市將進一步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以“永遠在路上”的精神,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以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的勁頭,以求真務實、鍥而不舍的作風,圍繞“抓源頭、重防控,抓重點、強治理,抓協同、重監管”精準出擊,全面推進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抓緊抓好省委、省政府“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舉全市之力打造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廣水,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