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新聞網訊 隨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包東流 通訊員 周長勇
時光荏苒,脫貧攻堅又一年。
放眼我市脫貧攻堅各大戰場,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一個個民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張張笑臉洋溢在貧困戶臉上……
回首2018年,我市2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31632名貧困人口脫貧,圓滿完成年度任務。
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卷在隨州大地上徐徐展開,宏偉的小康夢在這片土地正逐步變為現實。
產業富民,實現穩定增收
脫貧攻堅,產業先行。
廣水市城郊街道辦事處油榨橋村,千畝太空蓮基地讓村里“花”開遍地,該村目前已經栽種白芍、赤芍200畝,栽種精品桃樹1500棵,集藥材種植、農業觀光、水果采摘于一體,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隨縣淮河鎮龍泉村,新修的民俗民居靜待游客,西游記漂流、抱樸谷景區、神農部落景區讓全村居民吃上“旅游飯”……
讓每個村都有特色產業!2018年,我市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比率88.15%,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際帶動貧困戶比率75.13%。全市共有164家農業龍頭企業、1260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參與精準扶貧,實現每個村都有1個以上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帶動,貧困村經營主體覆蓋率達到100%。
60個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打造出26個“集中制袋,分散出菇”示范點,推廣袋料香菇1100萬袋,新增帶動930貧困戶增收;發展優質稻103.34萬畝,推廣“雙訂單”生產15.29萬畝,新增帶動1260貧困戶增收;累計投資6.3億元,建成光伏扶貧項目884個,在建光伏扶貧項目18個,裝機規模116兆瓦,惠及2.32萬貧困戶;按照“電商+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發展訂單生產,共建設鎮村電商網點770個;帶動15個鎮辦、20個貧困村,發展農家樂1200家,農民直接就業1萬人、間接就業2萬人。
與此同時,我市在2018年還對貧困人員開展技能培訓6770人次,與遠元集團合作開展的“修腳師培訓”技能精準脫貧模式,已培訓24期825人,合格760人,包括貧困人員139人,到遠元集團就業498人,平均月薪5000元左右。
政策惠民,確保扶貧成效
“如果沒有這么好的醫保政策,我的病可就真沒希望了!”日前,隨縣新街鎮王寺村的村民胡義全如此感慨。2017年2月,胡義全被查出患上直腸癌。當年的總醫療費用為18.9萬元,獲得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報銷 11.2萬元,大病救助1.5萬元。
要讓貧困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我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441人及時納入農村低保保障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960人及時納入農村五保供養范圍,將補助標準提高到同期國家扶貧標準以上;引導、支持和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體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特困人員救助,共臨時救助建檔立卡人口738人次,人均救助1003元;對貧困家庭殘疾人進行扶持,共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1440人,金額491.51萬元;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3713人,金額2090.9萬元。
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比例達到100%;以縣市區為單位,為農村貧困人口購買補充醫療保險人均200元;貧困人口大病、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個人實際報銷比例達到87%;貧困人口住院及大病、特殊慢性病門診費用個人實際負擔控制在5000元以內。2018年1至11月,全市貧困人口住院治療7.46萬人次,醫療總費用34213萬元,政策范圍內合規費用32782萬元,通過四位一體獲得報銷 30196萬元,實際報銷比例88.25%。
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全市小學生入學率和鞏固率100%,初中生入學率100%,確保了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2018年,全市共發放6915.853萬元資助金,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75085人次。貧困家庭學生獲得教育資助比率為100%,貧困家庭“兩后生”參加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比率為100%,2018年雨露計劃培訓3580人,補助537萬元,參加中、高等職業教育雨露計劃覆蓋率為100%。
環境宜民,提升幸福指數
1月26日,隨縣萬和鎮郭家鄉村,劉知庭老漢坐在家門口曬太陽。他居住的這處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共有三排嶄新的平房,藍頂白墻太陽能路燈,在村里分外顯眼!跋韲业母,到晚年了住上新房子!
易地扶貧搬遷,搬出幸福新生活!笆濉睍r期,省下達我市易地扶貧搬遷總任務為8660戶17643人,其中2016年4158人、2017年6455人、2018年7030人(含2018年動態調整132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市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部完成,拆舊復墾率93.16%,易地搬遷入住率100%,搬遷后扶措施落實率100%。危房改造也在強力推進。2018年,省住建廳分兩批下撥我市危房改造計劃5897戶,截至12月底,已經開工6465戶,占計劃的109%;竣工6288戶,占計劃數的106%。
走在隨州大地上,貧困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正在得到極大改善——通生產動力用電20戶以上自然村覆蓋率為100%;全市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安全飲水工程2257戶,解決飲水不安全問題4909人;完成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763公里,建成20戶以上通村公路570公里;所有貧困村實現了“村村響”,共建成372個村級文化活動廣場、1039家農家書屋,年均送戲下鄉300多場次;固定寬帶人口普及率達到27.24%……
真真切切的幸福感浸潤百姓心田,讓奮力改變貧困面貌的困難群眾,日子越過越有滋味,生活越來越有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