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通訊員 劉京京
仲夏時節,走進曾都區府河鎮涢潭鋪村,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齊地排列在田間。大棚里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滿眼是細長的黃瓜、圓滾滾的茄子。村民們正在蔬菜大棚忙著采摘、分揀、打包、搬運、裝車,一袋袋現摘的黃瓜、茄子即將被送往當地的集貿市場。
涢潭鋪村蔬菜種植產業緊緊圍繞“現代農港引領區”建設目標,牢牢抓住興產業、帶民富的原則,爭取產業資金,大力發展綠色、高效、可持續的蔬菜大棚產業項目,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助力鄉村振興。
涢潭鋪村黨支部書記姜偉說:“蔬菜基地是區鄉村振興局今年重點扶持的村集體產業項目,區級投入100萬元建設資金,村級自籌152萬元。目前,我們村已經建成了30畝的日光溫室蔬菜大棚和30畝的普通薄膜蔬菜大棚!
據了解,涢潭鋪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種植黃瓜、茄子等特色蔬菜,以訂單式農業的方式,與本地的收購商簽訂合同,統一品種、統一收購,降低市場風險,確保集體產業的健康發展。此外,基地還組建了1個生產勞務合作社,吸納附近村民就業,采摘時節每天有80至100人務工。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下一步,涢潭鋪村將按照“支部引領、黨員帶動、村民參與”的發展模式,將蔬菜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探索出一條適合本村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實現村集體經濟壯大和農民致富雙贏。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