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下,草店鎮金鑼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基地,一排排香菇大棚鱗次櫛比,一個個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香菇升柄展傘,淡淡的菇香撲鼻而來。10余名村民穿梭在大棚間采摘成熟的香菇,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年紀大了,出去打工人家也不要。自從村里有了產業,我就在村里幫忙采摘香菇,打打零工,再也不用為找事做發愁了?!?5歲的易地搬遷戶黃興珍高興地說:“摘香菇,手頭活,也不累,一天工作8小時可以掙80元!”
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該村村“兩委”聚焦重點群體,積極統籌整合產業扶貧資金,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最終決定在易地搬遷點建設香菇基地,讓易地搬遷的群眾留得住、能就業、有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據了解,2019年,草店鎮金鑼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成立,采取“村集體+大戶+村干部+農戶”的經營模式,先后整合村級扶貧專項資金200余萬元,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共同投資入股100余萬元,建成標準化集中生產、種植香菇基地,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60余個,共同締造香菇種植產業。2021年,入股的30多戶村民領到37.7萬元產業資金分紅款。
“2022年,我們種了近17萬袋菌棒,近來香菇行情不錯,一斤高約3至5元,預計年收益150萬元左右?!闭勂鸫謇锏南愎疆a業,村黨支部書記劉志蘭娓娓道來。
在村集體的帶動下,越來越多村民在家門口吃上“香菇產業飯”。
草店鎮地處鄂北山區,因晝夜溫差大、霧天少,盛產花菇,故有“中國花菇之鄉”美譽之稱。
基地不遠處,香菇種植戶劉紅勝家一朵朵碗口大的香菇,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惹人注目。57歲的劉紅勝正在察看香菇長勢情況,看著滿棚的花菇,劉紅勝笑得合不攏嘴,“我們兩口子今年種了6000袋秋栽,按目前的行情掙個三四萬不成問題,天氣好的話,收入會更高?!罢劶凹彝ナ杖肭闆r,他說:”自家香菇忙完后,還可以到基地幫忙,一年還能掙個一兩萬,這日子是越過越有勁?!?/span>
“苗木、香菇、羊肚菌、客棧,四年我們發展了四個產業,一年一個變化?!闭f起村里的產業,劉志蘭滿臉自豪。近年來,金鑼山村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大力發展鄉村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6年的不足5萬元增至2022年的80余萬元。
香菇基地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加足馬力進行春栽菌棒生產,形勢喜人?!盀閿U大生產規模,基地新建聯動出菇大棚1座,2023年合作社計劃種植20萬袋菌棒,帶領更多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劉志蘭信心滿滿。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