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鉚樁需要往后移,這樣一來,中間拉得大?!毖巯?,正是青茄豐收的時候,每隔幾天,安居鎮都會派專家來隨州弘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
弘耘公司過去主要以生產稻米、菜籽油為主,如今又拓展了生鮮蔬菜等經營項目。突然跨界種植,公司面臨的建設難題和技術難關可不小,好在有了“鏈”黨委,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
今年3月,安居鎮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蔬菜產業鏈示范區聯合黨委,以“黨建鏈”串起“產業鏈”“服務鏈”“價值鏈”“利益鏈”,破解蔬菜產業鏈“聚集不聚合”、項目資金“分散不集中”、資源訊息“分散不分享”、技術人才“流動不流通”等問題。
鏈黨委成立以來,陸續吸納9個黨支部加入黨委,覆蓋了蔬菜主產區所在村、鎮直涉農單位、金融機構、上下游市場主體、專業合作社等全鏈條。
![]()
在鏈黨委的推動下,今年5月,安居鎮車崗村、黃家寨村、王家沙灣村等6個村聯合隨縣鄉投公司、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共整合各類資金1000余萬元,成立隨州福農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打造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蔬菜產業園,助力蔬菜產業發展。目前,福農公司已建成智能玻璃觀光采摘溫室1座,冬暖式日光溫棚66座,發展綠茄、草莓番茄、圣女果、青椒等種植。
?
“黨建鏈”串起“產業鏈”,走出“鄉村辦公司,集體強實力,群眾增收益”的新路子,老百姓喜獲租金、薪金、股金等“致富金”。車崗村黨支部副書記劉輝介紹,車崗村入股福農公司,村集體增加了收入,福農公司流轉該村420畝土地,老百姓不僅可以獲得土地流轉費,還可以在這里務工,這樣,村集體和老百姓都得到了實惠。“今年我們村蔬菜基地的收益明顯提高,前三季度趕上去年全年?!彼f。
走進福農公司的蔬菜大棚,綠油油的茄子掛滿枝頭,個個形態飽滿,煞是喜人。
![]()
在大棚入口處,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著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指導農事活動。
“現在,遙控器就是新農具,一鍵解決問題。”福農公司總經理賀新富介紹,10月中旬,晝夜溫差大,福農公司的66個蔬菜大棚內,能從早到晚保持適宜溫度,離不開智能系統“幫忙”。
![]()
大棚內有多個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等,然后把相關數據上傳到“云”端,“智慧大腦”再根據蔬菜生長需要,對相關設備發出“指令”。這樣,一個個蔬菜大棚變成一條條蔬菜“生產線”。
![]()
精準投入、精準管理,處處透著智慧味兒的蔬菜大棚,不僅將農民從繁重的農活中解放出來,還實現了蔬菜質量和產量的雙提升。
![]()
車崗村村民史賢珍每到茄子采摘季,都會來福農公司務工?!耙惶旃ぷ?個小時能掙80塊錢,還可以照顧家里!”她笑瞇瞇地說。
數字化撐起農業“智”富夢,賀新富介紹,以綠茄為例,每平米產量達到20公斤,每個大棚約產2.25萬公斤,年產值11.3萬元,凈利潤達到5萬元。